隋书_列传卷三十五译文
-
查阅典籍:《隋书》——「隋书·列传卷三十五」原文
○杨玄感 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 他体貌雄伟,须髯漂亮。 小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父亲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因他父亲的军功,当了柱国,与他父亲都是二品官,上朝见帝时,父子同列。 此后高祖让玄感官品降一级,玄感拜谢说:“没料到陛下如此宠爱我,让我在公廷上得以表示对家父的尊敬。”刚授郢州刺史时,他到了任,偷偷安排很多耳目,看看官吏们是否能干。 那些有政绩和贪污行为的,即使只有一点点事,也会知道,往往揭发其事,没有敢隐瞒欺骗的。 吏民敬服,都说他很能干。 后来,他转任宋州刺史,因遭父丧离职。 一年多后,授他鸿胪卿,袭爵为楚国公,升为礼部尚书。 他虽生性骄傲,但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大多到他门下。 他自因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乱,炀帝又一天比一天爱猜忌,他心中不安,于是与诸弟谋划,准备废掉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 到随皇上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玄感想袭击行宫。 他叔父杨慎对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玄感这才作罢。 当时炀帝喜欢征讨,玄感想立威名,偷偷求取将领。 他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玄感我世代承受国家大恩,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应得到的,如不立功于边塞,何以塞责?如边疆有风尘之警,我要执鞭于战阵之中,立点小小的功劳。 明公你是主管兵革的,我冒昧地把心思告诉您。”段文振对炀帝说了这些,炀帝夸奖了玄感,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于是赐缣纟采千段,对他礼遇更加隆重,他颇参预朝政。 炀帝征讨辽东,命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 那时百姓苦于劳役,天下思乱。 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炀帝所在的部队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 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 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弟弟武贲郎将玄纵、鹰扬郎将万硕,都随军到了辽东,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当时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到平壤城去,部队还未出发。 玄感无法号令大伙,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 玄感于是进入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 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官署,都按开皇中(581~600)的办法来办。 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他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礻韦为怀州刺史,有近一万人,将袭击洛阳。 唐衤韦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了玄感谋反事。 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 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了临清关,玄感没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随之叛乱的人很多很多,像街市一样。 几天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到了十几万。 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弘策战败。 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玄感。 玄感屯兵于尚书省,每每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 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几千人。 他给樊子盖写信说:建忠立义,途径很多。 见机行事,不只一个办法。 往日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宫,霍光废刘贺于昌邑,这都是你知道的,不必一一叙说。 高祖文皇帝承受天命,造此天下,在王旋玑以齐七政,握金镜以驭天龙,无为而治而流俗化之,垂手拱袖而天下治之。 现在炀帝继承皇位,本应该打好基础,他却自绝于天,害民败德,连年胡搞,盗贼因此越来越多;到处大兴土木,民力因此耗尽。 他荒淫酒色,美女都被他侵害;沉溺打猎,禽兽都遭受他的毒害。 朝中朋党相互煽动,公开贿赂,听信奸佞的鬼话,杜绝正直之士的嘴巴。 加上转运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填满沟壑,骸骨遮蔽原野。 黄河之北,千里无人烟;江淮之间,长满了野草。 我杨玄感世世代代承受国恩,当了上将。 先父曾奉高祖遗诏说:“如果是好子孙,你就给我辅佐他;如是坏子孙,你就给我废了他。”所以我上遵先皇的圣旨,下顺百姓的民心,要废掉这个荒淫的昏君,另立明哲的君主。 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听从命令,就像报私仇一样。 百姓竞相追随,大义行于公道。 天意人事,明白可知。 你独守孤城,怎能支持多久?望以百姓为念,以国家为念,不拘小礼,贻害亲人。 谁会想到国家一朝变成这个样子!执笔写信时,我眼泪汪汪的,言不尽意。 于是进逼都城。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东都。 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玄感假装失败。 卫玄追赶他,这时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 几天后,卫玄又与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 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他都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 人们把他比作项羽。 他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因此战无不胜。 卫玄军一天天蹙迫,粮食又完了,于是全部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 一天之中,交战十几次。 玄感的弟弟玄挺被流箭射死,玄感稍稍退却。 樊子盖又派兵进攻尚书省,又杀了几百人。 炀帝派武贲郎将陈棱在黎阳进攻元务本,武卫将军屈突通驻扎在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 玄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黄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 不如分兵拒守黄河。 屈突通过不了黄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玄感以为然,将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玄感不能前进。 屈突通于是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 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 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玄感军频频败北。 玄感又请计于李子雄,子雄说:“东都的援军到了,我军屡败,不可久留。 不如直入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三辅可指挥而平定。 占据粮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刚好华阴的各位杨姓请求当向导,玄感于是放了洛阳,西取关中,扬言说:“我已破了东都,要夺取关西去了。”宇文述等部队跟在后面追击。 到了弘农宫,父老们拦着玄感说:“弘农宫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 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阳的地盘。”玄感以为然,留下攻弘农宫,打了三天,打不下来,追兵于是追了上来。 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豆,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 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到上洛去。 追兵到,玄感叱咤之,追兵都被吓走了。 到了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积善步行。 他自知难免一死,对积善说:“事情失败了。 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积善抽刀砍死了他,并自杀,未死,被追兵抓住,与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炀帝的行宫。 把玄感的尸体,在东都洛阳分尸,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放火焚烧。 余党全被平息。 他的弟弟玄奖任义阳太守,将投归玄感而被郡丞周..玉所杀。 玄纵的弟弟万硕,自炀帝处逃走,到了高阳,住在驿站里,被监事许华和郡兵抓住,斩于涿郡。 万硕的弟弟民行,官至朝请大夫,被杀于长安。 都被砍头分尸。 公卿请求把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炀帝下诏同意。 起初,玄感包围东都时,梁郡人韩相国举兵响应他。 玄感命他为河南道元帅。 二十天个把月的样子,他的部下到了十几万,进攻剽掠州县,到了襄城,碰上玄感失败,兵众逐渐溃散,他被官吏抓住,把首级传到东都洛阳。 ○李子雄 李子雄,渤海蓚县人。 祖父李伯贲,魏国谏议大夫,父亲李桃枝,东平太守,与同乡人高仲密一起归顺北周,官至冀州刺史。 李子雄少小时,慷慨有大志。 成人后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因战功授为帅都督。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李子雄随韦孝宽在相州打败尉迟迥,授为上开府,赐建昌县公的爵位。 高祖受禅后,他为骠骑将军。 平定陈国后,他因功升为大将军、历任郴州、江州二州刺史,都有能干之名。 仁寿中(601~604),因事被免职。 汉王杨谅造反,炀帝将调幽州兵马以讨伐他。 当时窦抗为幽州总管,炀帝怕他有二心,问杨素谁可任用。 杨素推荐李子雄,于是授李子雄为大将军,廉州刺史。 李子雄赶到了幽州,住在传舍里,召募了一千多人。 窦抗仗着一向显贵,不按时来拜见。 李子雄派人去告诉他。 两天后,窦抗带着两千铁骑,到李子雄的住处来。 李子雄埋伏下甲兵,请窦抗相见,因此抓了窦抗。 于是调幽州的步兵骑兵三万,从井陉道讨伐杨谅。 当时杨谅派大将军刘建经略燕、赵,正攻打井陉,两下相遇于抱犊山下。 子雄力战破敌。 迁任幽州总管,不久授为民部尚书。 李子雄明辨有才,炀帝很信任他。 新罗国曾派使者上贡,子雄在朝廷上与使者交谈,因而问起新罗国冠制的由来。 新罗使者说:“皮弁遗象,哪有大国君子而不识皮弁的呢?”子雄说:“中原无礼,所以求之于四夷。”使者说:“从我到这儿以来,除了你刚才这番话外,还未见什么无礼。”司法部门因子雄说话失言,弹劾其事,他因此被免职。 不久复职,随炀帝到江都。 炀帝因仪仗卫队不整肃,让李子雄去组织指挥。 子雄马上指挥,六军整肃。 炀帝很高兴,说:“你真有诸葛武侯的将才呀!”不久转任右武侯大将军,后因事除名为民。 辽东战争开始后,炀帝让他从军效力。 他因此随来护儿从东平将到沧海去,适逢杨玄感在黎阳造反。 炀帝怀疑他,下诏押解子雄到炀帝处。 子雄杀了使者,逃归杨玄感。 玄感每每向子雄讨教,事情记载在《杨玄感传》里。 玄感失败后,子雄被杀,家产被登记没收。 ○赵元淑 博陵人赵元淑,其父亲赵世模,开始侍奉高宝宁,后率部归顺北周,授为上开府,寓居京兆的云阳。 隋高祖即位后,他一直执掌宿卫。 后随晋王讨伐陈国,充当先锋,遇上陈贼,力战而死。 朝廷因他为国家而死,让元淑继承他父亲的本官,赐缣纟采二千段。 元淑生性疏阔荒诞,不治家产,家徒四壁。 几年后,授为骠骑将军。 要去赴任,却拿不出路费来。 当时长安富民宗连,家里积有千金,曾仕北周为三原县令。 他有个小姑娘,聪慧貌美,宗连以此女为奇,常常要为她找好丈夫。 他听说赵元淑如此,请求与之相见。 宗连风度翩翩,善于谈笑,赵元淑也很惊异。 到宗连家里,见他奇服异玩居室都可与将相相比。 饮酒至酣,奏女乐,元淑从未见过。 元淑告辞离开时,宗连说:“公子有空可再来玩。”几天后,元淑再访,饮酒作乐更奢侈。 如此这般好几次,宗连因此对元淑说:“我知公子一向贫寒,老夫应当帮助你。”因此问元淑要些什么,全都买给他。 临别时,元淑再次拜谢。 宗连也下拜说:“鄙人我不自量,敬慕公子。 我有一女,愿意高攀相嫁,公子意下如何?”元淑感愧,于是聘为妻。 宗连又送他奴婢二十口,良马十几匹,加上缣帛、绵绮及金宝、珍玩,元淑于是成了富人。 炀帝即位后,汉王杨谅造反,元淑随杨素讨平了他。 因功升任柱国,授德州刺史,不久转任颍川太守,都有恩威之名。 因为入朝,刚好碰上司农不能按时交纳各郡的租谷这件事。 元淑上奏炀帝。 炀帝对元淑说:“按你的意思,这事几天可以了结?”元淑说:“如按我的考虑,不过十天,就可办好。”炀帝当天授他司农卿,负责收缴天下的租谷,他如言了结。 炀帝很喜欢他。 礼部尚书杨玄感心里有反叛之意,认为元淑可与他一起造反,于是与他结交,送他很多金宝。 辽东战争中,元淑兼任将军,负责宿卫,加授光禄大夫,封为葛公。 次年,炀帝又征高丽,让元淑镇守临渝。 玄感造反后,他弟弟玄纵自炀帝处逃回,路经临渝。 元淑让小老婆魏氏出来会见玄纵,相对饮酒,极尽欢娱。 因此与玄纵合谋,并给玄纵很多东西钱财。 玄感失败后,有人告他谋反事。 炀帝把他交给有关官吏处理。 元淑说与玄感家通婚,所得的金宝只是娉金,实无其他缘故,但魏氏又说并未接受金宝。 炀帝亲自问她,始终这么说。 炀帝大怒,对侍臣们说:“这就是反状,何必反复问!”元淑及魏氏都被杀于涿郡,家产被登记后没收。 ○刘元进 余杭人刘元进,从小就喜欢侠义,被州里尊崇。 他两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后,手指超过膝盖。 炀帝发起辽东战争,百姓骚动不安。 元进自以为相貌非常,阴有异志,于是聚集亡命之徒。 刚好炀帝再征辽东,征兵于吴州、会稽,士卒们都互相说:“去年我们的父兄随炀帝出征的,正在大隋全盛之时,尚且死亡大半,骨骸不归;如今天下疲敝,这次出征,我们都会死光了。”于是大多逃跑了,郡县围捕很急。 不久杨玄感起兵于黎阳,元进知天下思乱,于是举兵响应。 三吴苦于征役的人,无不响应而到他麾下,个把月,就聚众几万。 将渡长江,而杨玄感失败。 吴郡人朱燮、晋宁人管崇也举兵造反,有众七万,共迎元进,推元进为主帅。 他占据吴郡,自称天子,朱燮、管崇都当仆射,署立百官。 毗陵、东阳、会稽、建安等地的豪杰,大多抓了当地长官,以响应他。 炀帝命令将军吐万绪、光禄大夫鱼俱罗率兵征讨他。 元进向西屯兵于茅浦,以抵抗官军,双方频频作战,互有胜负。 元进退兵保住曲阿,与朱燮、管崇合军,人数到了十万。 吐万绪进军逼迫,双方相持一百多天,他们被吐万绪打败,退保黄山。 吐万绪又打败他们,朱燮战死,元进率部奔向建安,休兵养士。 吐万绪、鱼俱罗二将,也因部队长期作战,而屯兵自守。 不久吐、鱼二将均获罪,炀帝令江都郡丞王世充发淮南兵进攻。 有大流星坠入江都,没有落地而向南流逝,摩擦竹林都发出了声音,到吴郡而落到地上。 元进恶之,让人挖地,深入两丈,挖得一石,直径一丈多。 几天后,石头不知去向。 王世充渡江后,元进率兵拒战,杀王军一千多人。 王世充着急,退保延陵栅。 元进派兵,人人都拿着茅草,就风放火。 王世充吓得不得了,将要弃营逃跑。 刚好风反吹过来,火势也转过来,元进部下怕烧后退。 世充挑选精兵掩击,大破元进军,杀伤大半。 此后元进屡战屡败。 元进对管崇说:“事情紧急,要拼死决战。”于是出营挑战,都被王世充所杀。 元进部下全投降,世充在黄亭涧活埋了他们,坑死的有三万人。 其余的人往往守险为盗。 此后董道冲、沈法兴、李子通等人乘机起兵,战争不息,直到隋朝灭亡。 ○李密 李密字法主,是真乡公李衍的侄孙。 祖父李耀,是北周的邢国公。 父亲李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领,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开皇中(581~600),袭父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 与杨玄感结为生死之交。 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 从师国子助教包恺,听他讲授《史记》、《汉书》,精神振奋,忘了疲倦。 包恺的其他弟子,都在他之下。 大业初,炀帝授予他亲卫大都督,李密不喜欢这个官职,于是称病回家去了。 杨玄感在黎阳时,有背叛隋朝的打算,便暗中派家僮到京城约请李密,叫李密同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等一道去黎阳。 杨玄感起兵时,李密来到黎阳,杨玄感十分高兴,把他当作主谋。 杨玄感向李密求计策,李密说:“我有三条计策,请您选择。 现在天子率官军出征,远在辽水以外,那地方距离幽州,远隔千里。 那里南有大海阻隔,北有胡戎作祸,仅中间一条路,按理说是极其艰难危险的。 如今您拥有重兵,可出其不意,长驱直入蓟州,径直掐住官军的咽喉要道。 官军前面有敌国高丽,后退又无归路,不出十天半月,他们携带的粮食必定耗尽。 只要您举起战旗一召唤,他的部下会自动来投降,不用打仗就能擒敌,这是上策。 再说关中四面险要,是天府之国,尽管有卫文升在那儿,但不足为虑。 现在应当率领部众,经过城镇切勿攻打,轻装行进,务必早日西入关中。 天子即使还都,却已失去了险要屏障,我们据守险要的地方,然后进攻他,必定能战胜,这是万全的态势。 这是中策。 倘若就便就近,先出兵东都,唐礻韦一报告皇帝,他必将坚守。 领兵去进攻作战,必然拖延年月,谁胜谁负,很难预测。 这是下策。”杨玄感听后却说:“不然。 你的下策,才是上策。 今日百官家人都在东都,如不夺取,怎能震动众人?而且经过城镇不去占领,怎能显示我军的威风?”李密的计策终于不能实行。 杨玄感到达东都后,连战连胜,自认为天下都响应他,成功就在眼前。 等他得到韦福嗣后,又把他当成亲信任用,因此征战的事,不再由李密专管。 韦福嗣并不是共同谋划造反的,而是因战败被俘获的人,每当要制定计划时,他总是迟疑不决。 后来叫他写讨隋檄文,韦福嗣坚决推辞不肯执笔。 李密摸透了他的心思,因此对杨玄感说:“韦福嗣本来不是同盟者,确实抱着观望态度。 明公您刚刚做大事业,而奸邪之人就在您身边,如果听凭他来辨别是非,必定被他所误。 请您将他斩首,来向众人谢罪,我军才能安定团结。”杨玄感说:“哪至于严重到这种地步!”李密知道他的意见不会被采用,回营后对他的亲信说:“楚公爱造反却不想取胜,拿他怎么办?我等现在快成俘虏了!”后来杨玄感准备向西进兵,韦福嗣终于逃归东都。 其时李子雄劝杨玄感赶快称帝,杨玄感拿这事向李密征求意见。 李密说:“从前陈胜自己想称王,张耳劝谏他而被疏远;魏武帝要汉献帝给他九种器物以示尊礼,苟..制止他而被疏远。 现在我李密想说直话,又怕步这两个人的后尘。 如果阿谀奉承,顺您的心意说话,那又不是我的本意。 为什么呢?自我们起兵以来,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各郡县,没有人追随我们。 如今东都的防御还很坚固,天下救援之兵不断到来,您应该身先士卒,早日平定关中。 现在却急于称帝称王,怎么显得胸怀这么不宽阔呢!”杨玄感笑了笑,就停止称王之举。 等到宇文述、来护儿等官兵将到时,杨玄感对李密说:“您有什么计谋?”李密说:“元弘嗣统率着强大的部队驻扎在陇西,现在可故意宣扬他要造反,派使者来迎接您,借此入关,就能够哄骗士众。”杨玄感就用李密之计,向部队发布命令,借此率领他们向西进军。 行军到陕县,杨玄感想围攻弘农宫,李密劝他说:“您现在骗众人向西进军,兵贵神速,况且追兵即将赶到,怎么能在此滞留,如果向前不能占领函谷关,后退又无处据守,大伙一溃散,您将怎样保全自己?”杨玄感不肯听从,就派兵包围弘农宫,攻打了三天也没有攻下,才带兵西进,刚到阌乡,追兵就赶来了。 杨玄感被打败后,李密从小路进入函谷关,与杨玄感的堂叔杨询一道,躲在冯翊杨询妻子家中。 不久被邻居告发,被抓获,关在京兆狱里。 此时隋炀帝在高阳,就把李密及同伙一起送往皇帝所在地。 李密在被押解途中对他的同伙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早晨的露水,如果押解到高阳,一定被剁成肉酱。 现在在路上还可以想想办法,怎么能去下汤锅送死,而不想办法逃跑呢?”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对。 同伙多有金钱,李密要他们拿出来给解差看,并对他们说:“我们死的那天,这笔钱留给你们,恳请用它给我们埋尸,余下的全用来报答你们的恩德。”使者被他们的金钱诱惑,就答应了。 等到出关以后,解差对犯人的防范渐渐松弛。 李密请求让犯人们购买酒肉食品,常常整夜狂饮喧哗,使者也并不在意。 当走到邯郸时,夜晚住在村庄中,李密等七个人凿通墙壁逃跑。 李密与王仲伯一道逃到平原郝孝德家里。 孝德对他们不怎么礼遇,李密等遭受饥饿,竟然到了剥树皮充饥的地步。 王仲伯偷偷回到天水,李密到达淮阳,住在村庄中,改名换姓叫刘智远,聚集门徒,讲授功课。 过了几个月,李密郁郁不得志,写了一首五言诗:金风荡初节,王露凋晚林。 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 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诗写成后流下热泪。 当时有人觉得他很奇怪,把他的事报告给太守赵他。 县里来捕捉他,李密于是逃到他的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里藏身。 后来丘君明的侄子怀义又告发了他。 皇帝下令抓李密,李密找机会逃走了,丘君明最后坐罪而死。 恰巧东郡贼帅翟让聚集同伙万余人起事,李密归附他。 翟让部下有人知道李密是杨玄感部下的逃亡将领,暗中劝翟让杀了他。 李密非常恐惧,于是依靠王伯当的关系用计策来谒见翟让。 翟让派他去劝说许多小贼,李密所到之处,小贼都降服。 翟让开始敬重他,召来共商大事。 李密对翟让说:“现在我们兵士已多,但粮食没有地方供给,如果旷日持久,就会人马困乏,大敌一到,不用多久就会死亡。 不如直趋荥阳,在那里休整部队,住好的房屋,吃精美的粮食,等士卒强健,马匹肥壮,物资充足后,才可以与别人争夺利益。”翟让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攻破金堤关,掠取荥阳各县,城堡多被攻下。 荥阳太守郇王杨庆及通守张须陀派兵讨伐翟让。 翟让几次被张须陀打败。 一听说他要来,大为恐惧,准备远远躲避他。 李密说:“张须陀虽然勇猛却没有谋略,其部队又多次打胜仗,士兵们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可打一仗就擒获他们。 您只管排列阵势等候他,我保证为您打败他们。”翟让不得已,率领士兵准备打仗。 李密分兵千余人在树林里设下埋伏。 翟让交战不利,军队慢慢地退却,李密派伏兵从后面袭击敌军,张须陀的部队溃散。 李密与翟让前后夹击,大破敌军,就在阵前斩杀了张须陀,翟让于是令李密树牙旗,单独统率他所带领的部队。 李密又对翟让说:“昏君流亡吴越,反隋力量多如猬毛,竞相而起,海内饥荒,民不聊生。 明公您以英武杰出的才能,统帅劲旅,理应澄清天下,消灭群凶,岂可在绿林中求食,常作小盗而已!现在东都的士人与庶民,内外离心离德,留守的众官员,政令也不统一。 明公如果亲自率领队伍,直袭兴洛仓,开仓发粮,赈济穷苦百姓,远近的人谁不来归附!百万人的队伍,一下子就可聚齐,先发制人,这个机会不可以失去啊!”翟让说:“我起兵于陇亩之间,没这个指望。 一定要实行您的谋划,那就请您先出发,我带领各部,就做为您的后续增援部队。 夺得仓库之日,另议处理办法。”李密与翟让率领精兵七千人,在大业十三年(618)春天从阳城出发,向北越过方山,从罗口袭击兴洛仓,攻占了它。 打开粮仓,任凭百姓取粮,老弱及背着孩子的人都来领粮食,道路上百姓来往不断。 越王杨侗的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五千讨伐李密,李密一次战斗就打败了他们,刘长恭仅免于一死。 翟让由此推举李密为主。 李密在洛口筑城居住,城周长四十里。 房彦藻劝说豫州投降了李密,东都大为震惊。 翟让为李密进献尊号,称魏公。 李密开始推辞不受,诸将领坚决请求,才听从了他们。 设立朝会、祭祀用的高台,就魏公位,称元年,设置官署,任命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 授予翟让司徒,封为东郡公。 其他将帅封官授职各有差别。 长白山反贼孟让掠劫东都,烧毁丰都市后归附李密。 李密攻下巩县,抓了县长柴孝和,授予护军之职。 虎贲郎将裴仁基献武牢关归附李密,于是派裴仁基与孟让率领二万多士兵袭击回洛仓,攻克了它,烧断天津桥,于是放纵士兵大肆抢劫。 东都出兵追逐他们,裴仁基等大败,仅免于死。 李密又亲自率领三万人逼近东都,将军段达、虎贲郎将高毗、刘长恭等出兵七万抵抗,双方在故都交战,官军败走,李密再次攻占回洛仓。 不久郑德韬、杨德方都死了,又任命郑廷页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 柴孝和劝李密说:“秦地以华山为险阻,有黄河环绕,西楚霸王背弃它而导致灭亡,汉高祖在此建都而成霸业。 照我的意见,应该叫裴仁基守回洛,翟让守洛口,明公您亲自选拔精锐部队,西袭长安,百姓谁不到郊外迎接,必定有征讨而无战斗。 攻克京城之后,基业固势力强大,然后才再次长驱崤、函,扫荡洛阳,下达檄文指挥调遣,天下就可以平定。 但是如今英雄争相起兵,实在是怕他人抢在我们前面,一旦失去机会,那就后悔也来不及了!”李密说:“您所谋划的事,正是我长久思考的,的确是上策。 但是昏君还在,跟随他的士兵还很多,我们率领的部队,全是崤山以东的人,既然看到洛阳尚未攻下,怎么肯跟随我向西进入秦地!众将领都是盗贼出身,留下他们将互争高低,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将要失败了。”柴孝和说:“诚如您说的那样,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 大军既然不能向西出山,请允许我秘密行动去观察敌人的动静。”李密听从了他的意见。 柴孝和与数十骑兵到陕县,山贼万余人归附了他。 当时李密军队的士气旺盛,常常进入苑囿,与官军连番作战。 逢李密被流箭射中,卧于营内,其后数日,东都出兵攻击。 李密部队惨败,放弃了回洛仓,回到洛口。 柴孝和的部队听说李密败退,各个分散离去。 柴孝和一人骑马回到李密处。 皇帝派王世充率领江、淮劲旅五万人来讨伐李密,李密率部迎战,交战失利。 柴孝和在洛水淹死,李密非常悲恸。 王世充在洛西安设营地,与李密互相对抗一百多天。 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相、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平原贼帅郝孝德归附李密,一起打破黎阳仓并占驻了它。 周法明举江、黄之地归附李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太守赵他等人先后诚心归附,人数以千百计。 翟让的部下王儒信劝翟让做大冢宰,总管各项事务,来夺取李密的权力。 翟让的哥哥翟宽又对翟让说:“天子只可以自己做,怎能让给别人?你如果不能做,我来做天子。”李密听到了他们的话后,产生了谋害翟让的想法。 适逢王世充列阵来攻打,翟让出兵迎敌,被王世充击退几百步。 李密与单雄信等率领精锐部队出击,王世充败走。 翟让想乘胜追击,攻占他的营垒,此时天时已晚,李密坚决制止了他。 第二天,翟让与数百人一起到李密驻地,想饮酒作乐。 李密准备好饭食款待他,他带来的随行人员,各个分开吃饭。 各门都设防,翟让没有发觉,李密引翟让入座。 他有一张好弓,拿出来给翟让看,叫翟让试射。 当翟让拉满弓准备发射时,李密派壮士蔡建从翟让身后杀了他,翟让倒在床下。 随后杀了翟让的哥哥翟宽及王儒信,随行人员中也有被杀死的。 翟让部将徐世绩被乱兵砍中,受了重伤,李密发现后急忙制止士兵,徐世绩才得以免死。 单雄信等都叩头请求怜悯,李密全部宽佑了他们,并用好话安慰他们。 于是率领左右数百人到翟让本部营房。 王伯当、邴元真、单雄信等人入营后,告诉大家杀翟让等的意图,翟让的部下没有哪一个敢动。 于是命令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分别统领翟让的部队。 不久,王世充夜袭仓城,李密率部迎击,打败了他,斩杀虎贲郎将费青奴。 王世充又移师洛北,军营面对着巩县,以后就在洛水造浮桥,调动他的全部人马来进攻李密。 李密率领千余骑兵抵抗,失利后退回。 王世充乘机迫近城下,李密挑选精锐骑兵数百人,分为三队出击。 隋军稍稍后撤,自相践踏,掉入河中,死亡的达数万人,虎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诸将领全部死在战场。 王世充仅得免死,不敢回东都,就奔河阳去。 那天夜里天降大雪,积雪一尺多深,跟随他逃跑的人,几乎死光了。 李密于是修金墉旧城居守,有人马三十余万。 又率兵攻打上春门,东都留守韦津出门抵御,李密打败了他,在阵上捉了韦津。 同伙劝李密即帝位,李密认为不可。 待大唐义军围困东都时,李密出兵争夺,最后双方军队各自撤退。 不久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反叛,率领部众从江都向北直指黎阳,士兵有十多万人。 李密就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去迎敌。 恰好越王杨侗继帝位,派使臣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等职,命令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入朝佐政。 李密派使者回报谢恩。 宇文化及与李密遭遇,李密知宇文化及的军队缺少食物,速战速决对他有利,所以不同他交锋,又阻拦他的退路,使其不能西进。 李密派徐世绩守仓城,宇文化及攻仓城,但没有攻下。 李密与宇文化及隔着河水对话,李密谴责他说:“你原来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罢了,父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贵,以至以公主为妻,你得到的光荣,整个朝廷没有第二个。 享受国士的待遇,就应以国士的身份来报答国家,怎么能允许皇上失德,不能以死相谏,反而乘反叛之机,亲手虐杀皇上,连其子孙也一并戮杀,扶植皇室庶出子弟,独揽大权,自我尊崇,阴谋篡夺王位,侮辱妃子王后,残害无辜?你不追效诸葛瞻的忠诚,却做霍禹所干的一类叛逆恶行。 真是天地不能宽容你,人神也不会保佑你。 威逼良善,你打算向何处去!现在如果迅速来归附我,还可以保全你的后代。”宇文化及默默无语,低头俯视了很久,才怒目圆睁大声喊道:“我同你讲砍杀的事,何须引经据典,咬文嚼字?”李密对随行人员说:“宇文化及如此平庸怯懦,忽然想当帝王,这是赵高、圣公一类人物,我只需要折杖驱赶他。”宇文化及大修攻城器具,借以逼近黎阳仓城,李密率领轻骑五百奔赴阵地。 仓城兵又出来接应,烧毁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大火彻夜不灭。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粮食将尽,因而假装同他讲和,以蒙蔽他的部众。 宇文化及不明白,还十分高兴,任凭其士兵无拘无束地吃喝,他期望李密送他食物。 正巧李密手下有人犯了罪,逃奔到宇文化及那里,把李密的情况告诉了他。 宇文化及大怒,他的军粮又吃完了,就渡永济渠,与李密在童山下交战,从早晨战到傍晚,李密被流矢射中,在汲县休整。 宇文化及就劫掠汲郡,向北趋赴魏县,这时他的将领陈智略、张童仁等所带领的士兵中归附李密的前后相继。 起初,宇文化及把辎重留在东郡,派他任命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 到现在,王轨以全郡投降李密,李密任命他为滑州总管。 李密领兵西进,派记室参军李俭去东都朝见越王,抓住了杀炀帝的于弘达,献给越王杨侗。 杨侗任命李俭为司农少卿,让他回去复命,召李密入朝。 李密到达温县,听说王世充已杀了元文都、卢楚等人,于是回金墉。 王世充既已独揽大权,于是给将士丰厚的赏赐,整修兵器战具,人心又逐渐坚定。 然而李密的士兵缺少冬衣,王世充缺少粮食,就请求交换。 李密开始觉得为难,邴元真等人为了各自的私利,轮流来劝说李密,李密于是就答应了。 原先,东都粮食断绝,来归附李密的人,每天有好几百。 到现在,得到了粮食,来投降的人日渐稀少,李密才后悔而停止交换。 李密虽然占据粮仓,但无府库,士兵几次作战而得不到奖赏,而李密又对刚归附的士兵厚加抚恤,因此兵众逐渐滋生埋怨情绪。 当时李密派邴元真守兴洛仓。 邴元真出身于穷困之家,性格庸俗,宇文温很讨厌他,常对李密说:“不杀邴元真,您的灾难就不会完。”李密不说话,而邴元真知道了这事后,就阴谋背叛李密。 杨庆听说后告诉了李密,而李密仍持怀疑态度。 正巧王世充率全部人马来决战,李密留王伯当守金墉,亲自率领精兵开赴偃师,以邙山为险阻来守候王世充的部队。 王世充军队来到后,命令数百骑兵渡御河,李密派裴行俨率部队迎击。 正当日暮,双方短暂交战后撤退。 裴行俨、孙长乐、程咬金等十多名将领都负重伤,李密很不高兴。 王世充夜间悄悄地带部队渡过了河,第二天早晨摆开了阵势,李密才发觉,只得在窘迫中仓促出战,结果打败了,同一万多人奔向洛口。 王世充夜围偃师,守将郑廷页被部下推翻,全城投降王世充。 李密准备进入洛口仓城,邴元真已派人引王世充部队去了。 李密暗中知道这事但不予揭发,借机同大家商量,准备等王世充的兵士渡洛水一半时,然后袭击他。 但当王世充的军队来到时,李密的巡逻侦察骑兵没及时发觉,等到要出战时,王世充的部队已全部渡河。 李密自己揣度不能支撑,就带着骑兵逃走。 邴元真终于拿仓城投降了王世充。 李密的部众逐渐离去,他打算去黎阳,有人对他说:“杀翟让的时候,徐世绩几乎被打死。 直到今天他的创伤还来康复,他的心怎能保证不变呢?”李密就停止了黎阳之行。 当时王伯当放弃了金墉,驻守河阳,李密轻骑自武牢关渡过黄河去归附他,李密对王伯当说:“军队打败了,长时间地劳苦了你们大家,我现在自杀,向大家谢罪。”大伙都哭泣,不能抬头仰视。 李密又说:“荣幸的是诸君不肯抛弃我,当一起回关中。 我李密虽惭愧无功,诸君一定能保全富贵。”他的府掾柳燮回答说:“从前盆子归附汉朝后,还能享受租赋。○裴仁基 河东人裴仁基,字德本。 祖父裴伯凤,北周汾州刺史。 父亲裴定,上仪同。 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习弓马。 开皇初,裴仁基为亲卫。 平定陈国时,他冲锋陷阵,授仪同,赐缣纟采上千段。 后以本官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亲信。 炀帝继位后,杨谅举兵造反,仁基苦劝。 杨谅大怒,把他关在牢里。 杨谅失败后,炀帝夸奖他,越级提拔他当护军。 过了几年,改授他为武贲郎将,随将军李景到黔安讨伐反叛的蛮贼向思多,因战功升任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口,绢五百匹。 在张掖打败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杀、俘虏进犯的革末革曷,授为左光禄大夫。 随炀帝征讨高丽,升任光禄大夫。 炀帝巡幸江都,李密占据洛口。 朝廷令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占据武牢以抵抗李密。 后荥阳通守张须陀被李密所杀,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每每与李密作战,都杀死、俘虏了李密的不少人马。 当时隋朝大乱,有功也不被记录奖赏。 仁基见强敌在前,部队疲劳,因此所得的军用物资,马上分给部下。 监军御史萧怀静常常阻止他,部下都很怨恨。 萧怀静又偷偷地抓住了仁基的这短那长,想上告朝廷弹劾他。 仁基惧怕,于是杀了萧怀静,率部投靠了李密。 李密以他为河东郡公。 其子裴行俨,骁勇善战,李密又封他为绛郡公,对他很重用,很亲近。 王世充因东都粮尽,率领全部人马到偃师,与李密决战。 李密问计于诸将,仁基回答说:“世充尽率精兵而至,洛阳必定空虚,我们可以分兵守其要路,使他不能向东。 另挑精兵三万,沿黄河西出,以逼近东都洛阳。 世充回去,我们却按兵不动;世充重出,我军又逼东都。 这样,我们就有余力,而他却疲于奔命,就是兵法上说的‘敌出我归,敌归我出,数战以疲劳敌军,多方以贻误敌军’。”李密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东都洛阳的兵马有三方面我军不可阻挡:兵器精良,这是一;决计而来,这是二;粮尽求斗,这是三。 我按兵蓄力,以观其敝,他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天,王世充的头可以悬挂在麾下。”单雄信等将领轻视王世充,都请求出战,仁基苦争而不能阻止。 李密难以违背诸将的话,于是与王世充决战,于是吃了大败仗。 仁基被王世充俘虏。 王世充因为他父子都是骁将,深深地礼遇他们,把兄长的女儿嫁给裴行俨。 王世充称帝后,任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裴行俨每有攻战,都所向披靡,号为“万人敌”。 王世充怕他的威名,对他很有些防范、猜忌。 裴仁基知道他的意思,心中不安,于是就与王世充所任命的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人谋反。 仁基令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令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 大局确定后,就拥立越王杨侗为帝以辅佐之。 事变快开始时,将军张童仁知其谋而告发了他们,他们都被王世充所杀。○杨玄感 李子雄 赵元淑 斛斯政 刘元进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 谓所亲曰:“此兒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与其 父俱为第二品,朝会则齐列。其后高祖命玄感降一等,玄感拜谢曰:“不意陛下宠 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 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 转宋州刺史,父忧去职。岁余,起拜鸿胪卿,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性虽骄倨, 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 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立秦 王浩。及从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 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 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 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 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顾谓群臣曰:“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 不虚也。”于是赉物千段,礼遇益隆,颇预朝政。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武贲郎将 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帝迟 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其弟武贲郎将玄 纵、鹰扬郎将万硕并从幸辽东,玄感潜遣人召之。时将军来护兒以舟师自东莱将入 海,趣平壤城,军未发。玄感无以动众,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兒 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于是取帆布为牟甲,署官属,皆准 开皇之旧。移书傍郡,以讨护兒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 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有众且一万,将袭洛 阳。唐帏至河内,驰往东都告之。越王侗、民部尚书樊子盖等大惧,勒兵备御。修 武县民相率守临清关,玄感不得济,遂于汲郡南渡河,从乱者如市。数日,屯兵上 春门,众至十余万。子盖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拒之,弘策战败。瀍、洛父老竞致牛酒。 玄感屯兵尚书省,每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 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悦,诣辕门请 自效者,日有数千。与樊子盖书曰:
夫建忠立义,事有多途,见机而作,盖非一揆。昔伊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废 刘贺于昌邑,此并公度内,不能一二披陈。高祖文皇帝诞膺天命,造兹区宇,在 〔玑以齐七政,握金镜以驭六龙,无为而至化流,垂拱而天下治。今上纂承宝历, 宜固洪基,乃自绝于天,殄民败德。频年肆书,盗贼于是滋多,所在修治,民力为 之凋尽。荒淫酒色,子女必被其侵,耽玩鹰犬,禽兽皆离其毒。朋党相扇,货贿公 行,纳邪佞之言,杜正直之口。加以转输不息,遥役无期,士卒填沟壑,骸骨蔽原 野。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玄感世荷国恩,位居上将, 先公奉遗诏曰:“好子孙为我辅弼之,恶子孙为我屏黜之。”所以上禀先旨,下顺 民心,废此淫昏,更立明哲。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用命,如赴私雠,民庶相 趋,义形公道。天意人事,较然可知。公独守孤城,势何支久!愿以黔黎在念,社 稷为心,勿拘小礼,自贻伊戚。谁谓国家,一旦至此,执笔潸泫,言无所具。
遂进逼都城。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以步骑二万渡瀍、涧挑战,玄感 伪北。玄逐之,伏兵发,前军尽没。后数日,玄复与玄感战,兵始合,玄感诈令人 大呼曰:“官军已得玄感矣。”玄军稍怠,玄感与数千骑乘之,于是大溃,拥八千 人而去。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 论者方之项羽。又善抚驭,士乐致死,由是战无不捷。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 决战,阵于北邙,一日之间,战十余合。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玄感稍却。樊子 盖复遣兵攻尚书省,又杀数百人。帝遣武贲郎将陈棱攻元务本于黎阳,武卫将军屈 突通屯河阳,左翊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兒复来赴援。玄感请 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子雄曰:“屈突通晓习兵事,若一渡河,则胜负难决,不 如分兵拒之。通不能济,则樊、卫失援。”玄感然之,将拒通。子盖知其谋,数击 其营,玄感不果进。通遂济河,军于破陵。玄感为两军。西抗卫玄,东拒屈突通。 子盖复出兵,于是大战,玄感军频北。复请计于子雄,子雄曰:“东都援军益至, 我师屡败,不可久留。不如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赈贫乏,三辅可指麾而定。据有 府库,东面而争天下,此亦霸王之业。”会华阴诸杨请为乡导,玄感遂释洛阳,西 图关中,宣言曰:“我已破东都,取关西矣。”宇文述等诸军蹑之。至弘农宫,父 老遮说玄感曰:“宫城空虚,又多积粟,攻之易下。进可绝敌人之食,退可割宜阳 之地。”玄感以为然,留攻之。三日城不下,追兵遂至。玄感西至阌乡,上盘豆, 布阵亘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行,一日三败。复阵于董杜原,诸军击之,玄感大败, 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将奔上洛。追骑至,玄感叱之,皆惧而返走。至葭芦戍,玄 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 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 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而焚之。余党悉平。其弟玄奖为义阳太守,将归玄感, 为郡丞周〔玉所杀。玄纵弟万硕,自帝所逃归,至高阳,止传舍,监事许华与郡兵 执之,斩于涿郡。万硕弟民行,官至朝请大夫,斩于长安。并具枭磔。公卿请改玄 感姓为枭氏,诏可之。
初,玄感围东都也,梁郡人韩相国举兵应之,玄感以为河南道元帅。旬月间, 众十余万,攻剽郡县。至于襄城,遇玄感败,兵渐溃散,为吏所执,传首东都。
李子雄,渤海蓚人也。祖伯贲,魏谏议大夫。父桃枝,东平太守。与乡人高仲 密同归于周,官至冀州刺史。子雄少慷慨有壮志,弱冠从周武帝平齐,以功授帅都 督。高祖作相,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拜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高祖受禅,为 骠骑将军。伐陈之役,以功进位大将军,历郴、江二州刺史,并有能名。仁寿中, 坐事免。汉王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 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 召募得千余人。抗恃素贵,不时相见。子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 诣子雄所。子雄伏甲,请与相见,因擒抗。遂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以讨谅。 时谅遣大将军刘建略地燕、赵,正攻井陉,相遇于抱犊山下,力战,破之。迁幽州 总管,寻征拜民部尚书。
子雄明辩有器干,帝甚任之。新罗尝遣使朝贡,子雄至朝堂与语,因问其冠制 所由。其使者曰:“皮弁遗象。安有大国君子而不识皮弁也!”子雄因曰:“中国 无礼,求诸四夷。”使者曰:“自至已来,此言之外,未见无礼。”宪司以子雄失 词,奏劾其事,竟坐免。俄而复职,从幸江都。帝以仗卫不整,顾子雄部伍之。子 雄立指麾,六军肃然。帝大悦曰:“公真武侯才也。”寻转右武侯大将军,后坐事 除名。辽东之役,帝令从军自效,因从来护兒自东平将指沧海。会杨玄感反于黎阳, 帝疑之,诏锁子雄送行在所。子雄杀使者,亡归玄感。玄感每请计于子雄,语在 《玄感传》。及玄感败,伏诛,籍没其家。
博陵赵元淑,父世模,初事高宝宁,后以众归周,授上开府,寓居京兆之云阳。 高祖践阼,恆典宿卫。后从晋王伐陈,先锋遇贼,力战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 以元淑袭父本官,赐物二千段。元淑性疏诞,不治产业,家徒壁立。后数岁,授骠 骑将军。将之官,无以自给。时长安富人宗连,家累千金,仕周为三原令。有季女, 慧而有色,连独奇之,每求贤夫,闻元淑如是,请与相见。连有风仪,美谈笑,元 淑亦异之。及至其家,服玩居处拟于将相。酒酣,奏女乐,元淑所未见也。元淑辞 出,连曰:“公子有暇,可复来也。”后数日,复造之,宴乐更侈。如此者再三, 因谓元淑曰:“知公子素贫,老夫当相济。”因问元淑所须,尽买与之。临别,元 淑再拜致谢,连复拜曰:“鄙人窃不自量,敬慕公子。今有一女,愿为箕帚妾,公 子意何如?”元淑感愧,遂娉为妻。连复送奴婢二十口、良马十余匹,加以缣帛锦 绮及金宝珍玩。元淑遂为富人。及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元淑从杨素击平之。以 功进位柱国,拜德州刺史,寻转颍川太守,并有威惠。因入朝,会司农不时纳诸郡 租谷,元淑奏之。帝谓元淑曰:“如卿意者,几日当了?”元淑曰:“如臣意不过 十日。”帝即日拜元淑为司农卿,纳天下租,如言而了。帝悦焉。礼部尚书杨玄感 潜有异志,以元淑可与共乱,遂与结交,多遗金宝。辽东之役,领将军典宿卫,加 授光禄大夫,封葛公。明年,帝复征高丽,以元淑镇临渝。及玄感作乱,其弟玄纵 自帝所逃归,路经临渝。元淑出其小妻魏氏见玄纵,对宴极欢,因与通谋,并授玄 纵赂遗。及玄感败,人有告其事者,帝以属吏。元淑言与玄感结婚,所得金宝则为 财娉,实无他故。魏氏复言初不受金。帝亲临问,卒无异辞。帝大怒,谓侍臣曰: “此则反状,何劳重问!”元淑及魏氏俱斩于涿郡,籍没其家。
河南斛斯政,祖椿,魏太保、尚书令、常山文宣王。父恢,散骑常侍、新蔡郡 公。政明悟有器干,初为亲卫,后以军功授仪同,甚为杨素所礼。大业中,为尚书 兵曹郎。政有风神,每奏事,未尝不称旨。炀帝悦之,渐见委信。杨玄感兄弟俱与 之交。辽东之役,兵部尚书段文振卒,侍郎明雅复以罪废,帝弥属意。寻迁兵部侍 郎。于时外事四夷,军国多务,政处断辩速,称为干理。玄感之反也,政与通谋。 及玄纵等亡归,亦政之计也。帝在辽东,将班师,穷治玄纵党与。内不自安,遂亡 奔高丽。明年,帝复东征,高丽请降,求执送政。帝许之,遂锁政而还。至京师, 以政告庙,左翊卫大将军字文述奏曰:“斛斯政之罪,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忿。 若同常刑,贼臣逆子何以惩肃?请变常法。”帝许之。于是将政出金光门,缚政于 柱,公卿百僚并亲击射,脔割其肉,多有啖者。啖后烹煮,收其余骨,焚而扬之。
余杭刘元进,少好任侠,为州里所宗。两手各长尺余,臂垂过膝。炀帝与辽东 之役,百姓骚动,元进自以相表非常,阴有异志,遂聚众,合亡命。会帝复征辽东, 征兵吴会,士卒皆相谓曰:“去年吾辈父兄从帝征者,当全盛之时,犹死亡太半, 骸骨不归;今天下已罢敝,是行也,吾属其无遗类矣。”于是多有亡散,郡县捕之 急。既而杨玄感起于黎阳,元进知天下思乱,于是举兵应之。三吴苦役者莫不响至, 旬月众至数万。将渡江,而玄感败。吴郡硃燮、晋陵管崇亦举兵,有众七万,共迎 元进,奉以为主。据吴郡,称天子,燮、崇俱为仆射,署置百官。毗陵、东阳、会 稽、建安豪杰多执长吏以应之。帝令将军吐万绪、光禄大夫鱼俱罗率兵讨焉。元进 西屯茅浦,以抗官军,频战互有胜负。元进退保曲阿,与硃燮、管崇合军,众至十 万。绪进军逼之。相持百余日,为绪所败,保于黄山。绪复破之,燮战死,元进引 趣建安,休兵养士。二将亦以师老,顿军自守。俄而二将俱得罪,帝令江都郡丞王 世充发淮南兵击之,有大流星坠于江都,未及地而南逝,磨拂竹木皆有声,至吴郡 而落于地。元进恶之,令掘地,入二丈,得一石,径丈余。后数日,失石所在。世 充既渡江,元进将兵拒战,杀千余人,世充窘急,退保延陵栅。元进遣兵,人各持 茅,因风纵火。世充大惧,将弃营而遁。遇反风,火转,元进之众惧烧而退。世充 简锐卒掩击,大破之,杀伤太半,自是频战辄败。元进谓管崇曰:“事急矣,当以 死决之。”于是出挑战,俱为世充所杀。其众悉降,世充坑之于黄亭涧,死者三万 人。其余党往往保险为盗。其后董道冲、沈法兴、李子通等乘此而起,战争不息, 逮于隋亡。
○李密 裴仁基
李密,字法主,真乡公衍之从孙也。祖耀,周邢国公。父宽,骁勇善战,干略 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领,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密多筹算,才兼文武, 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乃散家产,周赡亲故,养客 礼贤,无所爱吝。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后更折节,下帷耽学,尤好兵书,诵皆在 口。师事国子助教包恺,受《史记》、《汉书》,励精忘倦,恺门徒皆出其下。大 业初,授亲卫大都督,非其所好,称疾而归。
及杨玄感在黎阳,有逆谋,阴遣家僮至京师召密,令与弟玄挺等同赴黎阳。玄 感举兵而密至,玄感大喜,以为谋主。玄感谋计于密,密曰:“愚有三计,惟公所 择。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 中间一道,理极艰危。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 无归路,不过旬月,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又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宜率众,经城勿攻,轻赍鼓行,务 早西入。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故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若 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祎告之,理当固守。引兵攻战,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 此计之下也。”玄感曰:“不然。公之下计,乃上策矣。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 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密计遂不行。玄感既至东都,皆捷, 自谓天下响应,功在朝夕。及获韦福嗣,又委以腹心,是以军旅之事,不专归密。 福嗣既非同谋,因战被执,每设筹画,皆持两端。后使作檄文,福嗣固辞不肯。密 揣知其情,因谓玄感曰:“福嗣元非同盟,实怀观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侧, 听其是非,必为所误矣。请斩谢众,方可安辑。”玄感曰:“何至于此!”密知言 之不用,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欲胜,如何?吾属今为虏矣!”后玄感将西 入,福嗣竟亡归东都。
时李子雄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以问于密。密曰:“昔陈胜自欲称王,张耳谏 而被外,魏武将求九锡,荀彧止而见疏。今者密欲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 又非密之本图。何者?兵起已来,虽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东都守御尚强, 天下救兵益至,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不广也!”玄感笑 而止。及宇文述、来护兒等军且至,玄感谓密曰:“计将安出?”密曰:“元弘嗣 统强兵于陇右,今可扬言其反,遣使迎公,因此入关,可得绐众。”玄感遂以密谋 号令其众,因引西入。至陕县,欲围弘农宫,密谏之曰:“公今诈众入西,军事在 速,况乃追兵将至,安可稽留!若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玄感不从,遂围之,三日攻不能拔,方引而西。至于阌乡,追兵遂及。
玄感败,密间行入关,与玄感从叔询相随,匿于冯翊询妻之舍。寻为邻人所告, 遂捕获,囚于京兆狱。是时炀帝在高阳,与其党俱送帝所。在途谓其徒曰:“吾等 之命,同于朝露,若至高阳,必为俎醢。今道中犹可为计,安得行就鼎镬,不规逃 避也?”众咸然之。其徒多有金,密令出示使者曰:“吾等死日,此金并留付公, 幸用相瘗。其余即皆报德。”使者利其金,遂相然许。及出关外,防禁渐驰,密请 通市酒食,每宴饮喧哗竟夕,使者不以为意。行次邯郸,夜宿村中,密等七人皆穿 墙而遁,与王仲伯亡抵平原贼帅郝孝德。孝德不甚礼之,备遭饥馑,至削树皮而食。 仲伯潜归天水,密诣淮阳,舍于村中,变姓名称刘智远,聚徒教授。经数月,密郁 郁不得志,为五言诗曰:“金凤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 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诗成而泣下数行。时人有怪之者,以告太守赵他。县捕之,密乃亡去,抵其妹夫雍 丘令丘君明。后君明从子怀义以告,帝令捕密,密得遁去,君明竟坐死。
会东郡贼帅翟让聚党万余人,密归之,其中有知密是玄感亡将,潜劝让害之。 密大惧,乃因王伯当以策干让。让遣说诸小贼,所至辄降下,让始敬焉,召与计事。 密谓让曰:“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敝,大敌一临,死亡 无日。未若直趣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让从之,于是破 金堤关,掠荥阳诸县,城堡多下之。荥阳太守郇王庆及通守张须陀以兵讨让。让数 为须陀所败,闻其来,大惧,将远避之。密曰:“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 且狠,可一战而擒。公但列阵以待,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 千余人于林木间设伏。让与战不利,军稍却,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陀众溃。与让合 击,大破之,遂斩须陀于阵。让于是令密建牙,别统所部。密复说让曰:“昏主蒙 尘,播荡吴越,蝟毛竞起,海内饥荒。明公以英桀之才,而统骁雄之旅,宜当廓清 天下,诛剪群凶,岂可求食草间,常为小盗而已!今东都士庶,中外离心,留守诸 官,政令不一,明公亲率大众,直掩兴洛仓,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 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让曰:“仆起陇亩之间,望不至此。 必如所图,请君先发,仆领诸军,便为后殿。得仓之日,当别议之。”密与让领精 兵七千人,以大业十三年春,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 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
越王侗武贲郎将刘长恭率步骑二万五千讨密,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身免。让 于是推密为主。密城洛口周回四十里以居之。房彦藻说下豫州,东都大惧。让上密 号为魏公。密初辞不受,诸将等固请,乃从之。设坛场,即位,称元年,置官属, 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右长史,杨德方左司马,郑德韬右司马。拜让司徒,封 东郡公。其将帅封拜各有差。长白山贼孟让掠东都,烧丰都市而归。密攻下巩县, 获县长柴孝和,拜为护军。武贲郎将裴仁基以武牢归密,因遣仁基与孟让率兵二万 余人袭回洛仓,破之,烧天津桥,遂纵兵大掠。东都出兵乘之,仁基等大败,仅以 身免。密复亲率兵三万逼东都,将军段达、武贲郎将高毗、刘长恭等出兵七万拒之, 战于故都,官军败走,密复下回洛仓而据之。俄而德韬、德方俱死,复以郑颋为左 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柴孝和说密曰:“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 之而霸。如愚意者,令仁基守回洛,翟让守洛口,明公亲简精锐,西袭长安,百姓 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既克京邑,业固兵强,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京、洛, 传檄指捴,天下可定。但今英雄竞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脐何及!”密 曰:“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但昏主尚在,从兵犹众,我之所部, 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若然者, 殆将败矣。”孝和曰:“诚如公言,非所及也。大军既未可西出,请间行观隙。” 密从之。孝和与数十骑至陕县,山贼归之者万余人。密时兵锋甚锐,每入苑,与官 军连战。会密为流矢所中,卧于营内,后数日,东都出兵击之,密众大溃,弃回洛 仓,归洛口。孝和之众闻密退,各分散而去。孝和轻骑归密。帝遣王世充率江淮劲 卒五万来讨密,密逆拒之,战不利。柴孝和溺死于洛水,密甚伤之。世充营于洛西, 与密相拒百余日。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相、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 君德、平原贼帅郝孝德并归于密,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周法明举江、黄之地以附 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太守赵他等前后款附,以千百数。
翟让所部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权。让兄宽复谓让曰:“天 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密闻其言,有图让之计。会世 充列阵而至,让出拒之,为世充所击退者数百步。密与单雄信等率精锐赴之,世充 败走。让欲乘胜进破其营,会日暮,密固止之。明日,让与数百人至密所,欲为宴 乐。密具馔以待之,其所将左右,各分令就食。诸门并设备,让不之觉也。密引让 入坐,有好弓,出示让,遂令让射。让引满将发,密遣壮士蔡建自后斩之,殒于床 下。遂杀其兄宽及王儒信,并其从者亦有死焉。让所部将徐世勣,为乱兵所斫中, 重创,密遽止之,仅而得免。单雄信等皆叩头求哀,密并释而慰谕之。于是率左右 数百人诣让本营。王伯当、邴元真、单雄信等入营,告以杀让之意,众无敢动者。 乃令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分统其众。
未几,世充夜袭仓城,密逆拒破之,斩武贲郎将费青奴。世充复移营洛北,南 对巩县,其后遂于洛水造浮桥,悉众以击密。密与千骑拒之,不利而退。世充因薄 其城下,密简锐卒数百人,分为三队出击之。官军稍却,自相陷溺,死者数万人, 武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诸将率皆没于阵。世充 仅而获免,不敢还东都,遂走河阳。其夜雨雪尺余,众随之者,死亡殆尽。密于是 修金墉故城居之,众三十余万。复来攻上春门,留守韦津出拒战,密击败之,执津 于阵。其党劝密即尊号,密不许。及义师围东都,密出军争之,交绥而退。
俄而宇文化及杀逆,率众自江都北指黎阳,兵十余万。密乃自率步骑二万拒之。 会越王侗称尊号,遣使者授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令先平化及,然后入朝辅政。密遣使报谢焉。化及与密相遇,密知其军少食,利在 急战,故不与交锋,又遏其归路,使不得西。密遣徐世勣守仓城,化及攻之,不能 下。密与化及隔水而语,密数之曰:“卿本匈奴皁隶破野头耳,父兄子弟并受隋室 厚恩,富贵累世,至妻公主,光荣隆显,举朝莫二。荷国士之遇者,当须国士报之, 岂容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因众叛,躬行杀虐,诛及子孙,傍立支庶,擅自尊崇, 欲规篡夺,污辱妃后,枉害无辜?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所不 容,人神所莫祐。拥逼良善,将欲何之!今若速来归我,尚可得全后嗣。”化及默 然,俯视良久,乃嗔目大言曰:“共你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邪?”密谓从者曰: “化及庸懦如此,忽欲图为帝王,斯乃赵高、圣公之流,吾当折杖驱之耳。”化及 盛修攻具,以逼黎阳仓城,密领轻骑五百驰赴之。仓城兵又出相应,焚其攻具,经 夜火不灭。密知化及粮且尽,因伪与和,以敝其众。化及不之悟,大喜,恣其兵食, 冀密馈之。会密下有人获罪,亡投化及,具言密情,化及大怒。其食又尽,乃渡永 济渠,与密战于童山之下,自辰达酉。密为流矢所中,顿于汲县。化及掠汲郡,北 趣魏县,其将陈智略、张童仁等所部兵归于密者,前后相继。初,化及以辎重留于 东郡,遣其所署刑部尚书王轨守之。至是,轨举郡降密,以轨为滑州总管。密引兵 而西,遣记室参军李俭朝于东都,执杀炀帝人于弘达以献越王侗。侗以俭为司农少 卿,使之反命,召密入朝。密至温县,闻世充已杀元文都、卢楚等,乃归金墉。
世充既得擅权,乃厚赐将士,缮治器械,人心渐锐。然密兵少衣,世充乏食, 乃请交易。密初难之,邴元真等各求私利,递来劝密,密遂许焉。初,东都绝粮, 人归密者,日有数百。至此,得食,而降人益少,密方悔而止。密虽据仓,无府库, 兵数战不获赏,又厚抚初附之兵,于是众心渐怨。时遣邴元真守兴洛仓。元真起自 微贱,性又贪鄙,宇文温疾之,每谓密曰:“不杀元真,公难未已。”密不答,而 元真知之,阴谋叛密。扬庆闻而告密,密固疑焉。会世充悉众来决战,密留王伯当 守金墉,自引精兵就偃师,北阻邙山以待之。世充军至,令数百骑渡御河,密遣裴 行俨率众逆之。会日暮,暂交而退,行俨、孙长乐、程金等骁将十数人皆遇重创, 密甚恶之。世充夜潜济师,诘朝而阵,密方觉之,狼狈出战,于是败绩,与万余人 驰向洛口。世充夜围偃师,守将郑颋为其部下所翻,以城降世充。密将入洛口仓城, 元真已遣人潜引世充矣。密阴知之而不发其事,因与众谋,待世充之兵半济洛水, 然后击之。及世充军至,密候骑不时觉,比将出战,世充军悉已济矣。密自度不能 支,引骑而遁。元真竟以城降于世充。
密众渐离,将如黎阳。人或谓密曰:“杀翟让之际,徐世勣几至于死。今创犹 未复,其心安可保乎?”密乃止。时王伯当弃金墉,保河阳,密以轻骑自武牢渡河 以归之,谓伯当曰:“兵败矣!久苦诸君,我今自刎,请以谢众。”众皆泣,莫能 仰视。密复曰:“诸君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身虽愧无功,诸君必保富贵。” 其府掾柳燮对曰:“昔盆子归汉,尚食均输,明公与长安宗族有畴昔之遇,虽不陪 起义,然而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国不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众咸曰: “然。”密遂归大唐,封邢国公,拜光禄卿。
河东裴仁基,字德本。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武,便 弓马。开皇初,为亲卫。平陈之役,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 谅府亲信。炀帝嗣位,谅举兵作乱,仁基苦谏。谅大怒,囚之于狱。及谅败,帝嘉 之,超拜护军。数岁,改授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位 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口,绢五百匹。击吐谷浑于张掖,破之,加授金紫光禄大 夫。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帝幸江都,李密据洛口,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以拒密。及荥阳通 守张须陀为密所杀,仁基悉收其众,每与密战,多所斩获。时隋大乱,有功者不录。 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敝,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每抑止之,众 咸怨怒。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所奏劾。仁基惧,遂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 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王世充以东都 食尽,悉众诣偃师,与密决战。密问计于诸将,仁基对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 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 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此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 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 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断,三也。我按甲 蓄力,以观其敝,彼求断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单 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之言,战遂大败,仁基为 世充所虏。世充以其父子并骁锐,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 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有攻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世充 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其意,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 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反,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以劫世充,行俨以 兵应于阶下,指麾事定,然后出越王侗以辅之。事临发,将军张童仁知其谋而告之, 俱为世充所杀。
史臣曰:古先帝王之兴也,非夫至德深仁格于天地,有丰功博利,弘济艰难, 不然,则其道无由矣。自周邦不竞,隋运将隆,武元、高祖并著大功于王室,平南 国,摧东夏,总百揆,定三方,然后变讴歌,迁宝鼎。于时匈奴骄倨,勾吴不朝, 既争长于黄池,亦饮马于清渭。高祖内绥外御,日不暇给,委心膂于俊杰,寄折冲 于爪牙,文武争驰,群策毕举。服猾夏之虏,扫黄旗之寇,峻五岳以作镇,环四海 以为池,厚泽被于域中,余威震于殊俗。炀帝蒙故业,践丕基,阻伊、洛而固崤、 函,跨两都而总万国。矜历数之在己,忽王业之艰难,不务以道恤人,将以申威海 外。运拒谏之智,骋饰非之辩,耻辙迹之未远,忘德义之不修。于是凿通渠,开驰 道,树以柳杞,隐以金槌。西出玉门,东逾碣石,堑山堙谷,浮河达海。民力凋尽, 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方西规奄蔡,南讨流求,视总八狄之师,屡践三 韩之域。自以威行万物,顾指无违,又躬为长君,功高曩列,宠不假于外戚,权不 逮于群下,足以轥轹轩、唐,奄吞周、汉,子孙万代,人莫能窥,振古以来,一君 则已。遂乃外疏猛士,内忌忠良,耻有盗窃之声,恶闻丧乱之事。出师命将,不料 众寡,兵少力屈者,以畏懦受显诛,谒诚克胜者,以功高蒙隐戮。或毙锋刃之下, 或殒鸩毒之中。赏不可以有功求,刑不可以无罪免,畏首畏尾,进退维谷。彼山东 之群盗,多出厮役之中,无尺土之资,十家之产,岂有陈涉亡秦之志,张角乱汉之 谋哉!皆苦于上欲无厌,下不堪命,饥寒交切,救死萑蒲。莫识旌旗什伍之容,安 知行师用兵之势!但人自为战,众怒难犯,故攻无完城,野无横阵,星离棋布,以 千百数。豪杰因其机以动之,乘其势而用之,虽有勇敢之士,明智之将,连踵复没, 莫之能御。炀帝魂气慑,望绝两京,谋窜身于江湖,袭永嘉之旧迹。既而祸生毂 下,衅起舟中,思早告而莫追,唯请死而获可。身弃南巢之野,首悬白旗之上,子 孙剿绝,宗庙为墟。
夫以开皇之初,比于大业之盛,度土地之广狭,料户口之众寡,算甲兵之多少, 校仓廪之虚实,九鼎之譬鸿毛,未喻轻重,培塿之方嵩岱,曾何等级!论地险则辽 隧未拟于长江,语人谋则勾丽不侔于陈国。高祖扫江南以清六合,炀帝事辽东而丧 天下。其故何哉?所为之迹同,所用之心异也。高祖北却强胡,南并百越,十有余 载,戎车屡动,民亦劳止,不为无事。然其动也,思以安之,其劳也,思以逸之。 是以民致时雍,师无怨讟,诚在于爱利,故其兴也勃焉。炀帝嗣承平之基,守已安 之业,肆其淫放,虐用其民,视亿兆如草芥,顾群臣如寇雠,劳近以事远,求名而 丧实。兵缠魏阙,阽危弗图,围解雁门,慢游不息。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 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讯之古老,考其行事,此高祖之所 由兴,而炀帝之所以灭者也,可不谓然乎!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 并吞六国,高祖统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炀帝肆行猜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 于匹夫。原始要终,若合符契矣。
玄感宰相之子,荷国重恩,君之失德,当竭股肱。未议致身,先图问鼎,遂假 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诛,先人受焚 如之酷,不亦甚乎!李密遭会风云,夺其鳞翼,思封函谷,将割鸿沟。期月之间, 众数十万,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虽运乖天眷,事屈兴王,而义 协人谋,雄名克振,壮矣!然志性轻狡,终致颠覆,其度长挈大,抑陈、项之季孟 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古诗文赏析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zjjr.com/wenzhang/17674.html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