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洪:望执政者放眼,知识分子超越」正文
【编者的话】经过2014年的反腐和官方“法治”建设,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如何看待过去的一年,并对2015年有何期待?本文为作者在天则经济研究所2015「新年期许」论坛上的发言,经作者本人审阅,天则所/中评网授权刊发,以飨读者。
我还是从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说起。它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一个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我知道有些人对头一个要点颇有些批评,其实我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对于执政党也好,政府也好,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定位,这就是他们都是由凡人组成的,特点就是理性有限,有人性弱点,眼光也可能不那么长。
如果从凡人定位来讲,一个凡人首先要趋利避害,一个凡人的群体也是趋利避害,所谓趋利避害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功利目标。比如像坚持共产党领导,翻译过来就是坚持执政党的长久执政,我觉得这完全可以理解。你要说他不对的话,是你的假设不对,因为你没有假设他是凡人,没有假设他是经济人,你假设他是一个超凡入圣的人,这是错的。
但是否基于对执政党的凡人假设,你就不能跟他打交道了,这个社会就不能前进了?不是的。一个凡人有自己的利益,利益还可划分为长远利益和叫当下利益。从长远利益来说,如果执政党要长久执政,最简单的作法就是你要做对这个社会,对民众有好处的事情,所以要遵循天道,遵循上帝的意志。遵行天道原则,才能长久执政。
所谓当下的利益,就是执政群体考虑,是不是可以在国民收入中获得更大的份额,或者有什么缺点时是不是可以压制别人不要说,或者跟别人冲突时,是否可以站在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去影响司法,决定司法的结果,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等等。这是所谓当下利益。
这种当下利益其实与长远利益存在冲突,如果照顾了当下利益,也就是说,如果你把执政党的利益放在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之前,是不可能长久执政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简单的中国自古以来的轻重次序。唐太宗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都是长远的理性。老子也说过,“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其实为了长远利益,执政者更应该克服自己的短视和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
执政党的短视就是,当下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在收入分配中占更大份额,比如现在中国的国进民退,国企占非常重要的比重,还不断通过扩展垄断权获得更多利益,这只能招致民众愤怒和社会损害,长期来看对执政党也不利。
其次,凡人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厌恶批评。做错了,别人批评我了,我不高兴。但如果你厌恶批评,就不能获得正确信息,就不能做出正确决定,这对执政党也非常不利。所以,照顾当下利益就不利于长远利益。
再一点,就是在当下的这些司法裁判中,如果执政者只照顾了司法诉讼双方中的一方,利用政治权力使得司法不能公正裁决,表面上获得了当下的好处,但是失去了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削弱了执政党的合法性,这对长远利益也是不利的。
所以,为了长远利益,执政党必须放长眼光。理性的经济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不是很难达到的。
另外,我还要对知识分子做出期许。知识分子要对自己有某种更高的要求,也就是知识分子的定位问题。在我看来,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第一是超越个人利害,第二是遵循道德规范,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首先还是要承认自己生来就是凡人,所以要超越。超越了个人利害,你就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凡人为满足。其实这样的定位是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的基本定位,中国传统士大夫就是这样定位的。既然超越了自己的利害,知识分子就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人,而是为天道而奋斗的人。这种定位从观念上和精神上已经超越了凡人,所以知识分子在精神上是超越执政者的。
第二点,超越凡人,就能理解凡人,也能帮助凡人。要把自己理解的天道变换成可以去落实和实施的制度方案和政策建议。然后以善意的和可以理解的、可以接受的方式向执政者提出。其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执政党可以说他要坚持领导,但坚持领导只是强调要继续向民众提供公共物品,并不意味着天下就是执政者的。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分子以天下为怀,以推行天道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在精神上,天下就是你的。
所以,要有这样一种超越的心态。这种超越的心态就会让你对执政者没有过高的要求,而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