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武:真理的主观性与列宁论真理时的一个缺陷」正文
(一)真理既然是人的主观认识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或再现,就必然既具有客体性、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主观性(德文和英文中的“主体性”在中文中亦可译为“主观性”),就是说,无论就真理总体来说,还是就某一具体真理来说,真理都是"人的真理".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已蕴涵了真理的属人性.但在他那个时代及其以后很长时间,哲人们还是着眼于对客观事物、客体及其属性的本身进行研究.而自弗・培根和笛卡尔以来,哲人们开始注意了对人的主观世界、主体及其属性进行研究,至康德的"三大批判",这种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康德不满意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们对"物质世界"所做的机械论解释,在休谟的启发下,他对人的理性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从而对人的主体性做了较为深入地揭示.但他那个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却仍不能令哲人们满意.他的后人黑格尔反对将客体与主体割裂开来,认为客体同主体一样,都不是离开对方而存在的,"主体即客体","客体即主体".黑格尔指出:“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6页),并明确地提出了“主体性原则”(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15页)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真理的主体性、主观性做了更为深入地研究.他们在批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时,肯定了真理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看来,对于事物、客体,除了就其本身来理解之外,还要"从主观(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在恩格斯看来,人只能按自身的主观世界所具有的条件来认识人所能认识的东西,而"永远不会知道,化学光线在蚂蚁眼里究竟是什么样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83页).伴随着二十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家们普遍地认识到了真理所具有的主体性、主观性.追求哲学的"严格科学性"的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在提出"先验自我"的思想时,弟子们虽有质疑,但却在总体上受到了老师的深刻启发.海德格尔声称:"一切真理都同此在的存在相关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73页)这里的"此在"(DASEIN),就是现实的人.萨特尔肯定:"真理┅┅严格地是人的."(存在与虚无,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5页)这里的真理,就是人的真理.当然,没有人,客观事物是照常存在的,而不像唯我主义者那样,似乎客观事物也不存在了,但是没有人,就没有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没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再现",当然也就无所谓真理。
(二)这里涉及一个对列宁在论述真理问题时的一种说法的评价问题.人们知道,做为革命家的列宁是善于对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但他毕竟不是哲学家.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流亡到日内瓦等地期间,列宁阅读了一些哲学著作,写出了有名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他较为正确地、深刻地论述了真理的客观性,反复强调了客观真理的存在,驳斥了俄国马赫主义者否定真理具有绝对性的片面观点.但列宁在论述中,过分依重了狄德罗、费尔巴哈等被马克思称作"旧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有时甚至将"客观现实"与"客观真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这在他"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并批判波格丹诺夫的"真理是思想形式"时,就表现了出来.列宁的这类说法,大大影响了原苏联和建国后中国的哲学界.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哲学界一些学者重视了对真理所具有的主观性的研究,并在一些学术会议和报纸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在主流话语和流行教材中,仍然回避甚至抹杀真理具有主观性这一重要事实,更不用说真理具有属人性了.在八十年代后期,还有学者谈论"真理是被正确认识了的客观实际","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人们往往忘记了,列宁即使在该著中,也未完全把物质世界(事物)与精神世界(真理)混为一谈,他当时就批评了狄慈根所说的"物质这个概念也应当包括思想",是一种"糊涂思想".列宁后来在欧战期间,即在流亡后期,认真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哲学史讲演录>,哲学思想有了重要发展,以致说出了"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这样肯定真理具有主观性的深刻思想.(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5页)
(三)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大陆一直流行着否定真理具有主观性的观点,是与人们对主观性这一概念的误解有关。长期以来,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反复批判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有时也把主观性与主观主义等同起来,使人们由此产生了对主观性的排斥和厌恶的情绪,甚至出现了怕被说成是“主观性”的恐惧心理。当年黑格尔曾说过:“主观性一词并不仅限于指那与客观实质或事情对立的坏的主观性而言”。(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9页)这里讲的“坏的主观性”,就是毛泽东讲的“主观主义”。显然,主观性并不就是主观主义,正象经验并不就是经验主义一样。只有在承认真理具有客观性的同时,承认真理具有主观性,才能揭示出真理的全面性,才能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显示出真理所具有的“能动的方面”。而否定真理具有主观性,往往造成把真理的客观性僵化起来,导向客观主义和绝对主义,而这就有可能为政治上的极端主义、排它主义提供哲学方法论上的“依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历史和思想历程表明,人们在哲学上否定真理的主观性,并未减弱在实践上所犯的主观主义的错误,相反,恰恰因为在否定真理的主观性的同时将客观真理绝对化起来,造成了思想理论领域中的一元化,甚至出现一家独鸣,万马齐喑的弊病,并使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大行其道,严重危害了民主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