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博,干群关系新“变量”

作者:人民日报发布日期:2011-09-15

「人民日报:微博,干群关系新“变量”」正文

用好微博 心态语态都重要

黄苇町

尽管我们常讲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但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的“横空出世”,使这个机遇和挑战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除了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新的传播平台,除了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领导力外,别无他途。

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调整好进入微博环境所需的“心态”。信息化社会,党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架起一座与网民乃至网上社团沟通的桥梁,既要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也要善于利用网络空间与普通群众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党政干部摆好心态,要表现出宽容和雅量,还要冷静思考;对政务微博存在的“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现象要及时纠正。总体而言,治本之策,还是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摆正自己和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位置。

“心态”之外,“语态”也很重要。微博作为一种现代交流工具,对官腔官调有天然排斥感。有报道说,广东省公安厅正在训练微博值班民警“说话有街坊味”。什么是“街坊味”?就是要和平时与邻居谈心、聊天一样,说个性化的、有人情味的话,人们才能听得进去。网络环境中,“语态”的改变首先是一种贴近群众、增进亲切感、拉近距离感的尝试。领导干部开微博的最大意义,应该在于建立与群众沟通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参与互动。此外,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期待要做出快速反应,对暂时做不到或不能做的事,也要坦诚、恳切地说明原因。

不得不说,“微时代”的到来,为干群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中国已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信息渠道众多的情况下,你不能通过权威途径客观、及时地对外公布,就可能有人通过其他途径歪曲、虚假地公布,并调动起整个社会的情绪。网络有两大特点,一是“真实性很难求证”,二是“轰动性很难控制”。经常是政府部门还未反应过来,一些孤立事件已成为网络热点。过去遇到问题时习惯的层层请示、反复研究、统一口径的传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同步做出反应的需要。

也应该看到,“微时代”的到来,为新时期干群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微博问政所形成的自发监督,能够成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推力,也有利于促进党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此外,微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也对广大干部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工作效率、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为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网上民意 整合还需制度化

高新民

微博,能够与党群关系、领导力联系在一起,盖因一切传播关系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具体说来,微博对于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以微博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政机关原有的表达功能,又为党政机关整合民意提供了新的平台与载体。微博等网络渠道,自身并不能实现各种民意的整合,还需要党委政府来进行整合,这是在更高层面上代表群众利益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整合多元诉求;既挑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也促成了新的沟通机制。传统的政治沟通以党政机关为主渠道,单向度、自上而下沟通,常见的有调研、座谈会等形式。而“微时代”下则形成了平等互动的新型沟通机制;既是监督的利器,又反衬出现实监督体制存在不顺畅的环节。事实上,对待网络监督并不是简单的应对媒体能力问题,而是对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工作作风的全面考验。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框架中,网络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扬利去弊。

“微时代”提升组织、干部队伍的领导力,实质上是要改善、创新执政党、政府联系群众的机制。

要真正确立权力属于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是解决一切与媒体有关问题的观念前提、价值取向。惟有如此,才会尊重群众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在内的基本权利,才会把新媒体作为政治过程的重要元素而高度重视,并以适当的制度化安排体现其政治功能。

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治理模式,建立高效、透明、责任、法治、服务型政府,从源头上改善党委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公权力具有良好的形象。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重大问题、与群众利益相关问题,无论党内党外,都需要在利益相关者范围内征求意见。网络征询民意是成本低、范围广、易于说真话的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与机制之一,确认这种形式是对社会力量的尊重,也是把新媒体议程设置控制在特定范围的措施之一。

把微博的互动渠道制度化,成为政治沟通的必要制度安排。网络的沟通效果关键在于各地领导机构是否重视,有的很重视,就成为办实事、办好事、解决问题的通道,有的不重视,就成为摆设。因此,需要把这种沟通制度化,使其成为政治生活的刚性制度要求。

归根结底,微博的问题需要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解决。 (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 》记者 张 ( 2011年09月14日 11 版)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