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为什么消费主义如此盛行?

作者:张明(澳大利亚华裔学者)发布日期:2017-04-16

「张明:为什么消费主义如此盛行?」正文

张明,澳大利亚华裔学者

谁也不会想到,“双十一”这个曾是几个年轻人用来调侃的日子,竟会演变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购物狂欢节,甚至被视为一种国家软实力的象征。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天天都会发生,但这种偶然背后是否蕴含着某种必然?

一、消费主义与产能过剩

现代经济学将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作为研究一切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并认为,人类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一种永恒的经济现象。然而,人的真实需求始终是有限的,无限的只是人的欲望。今天的人类与几千年前的人类在生理需求上并无明显区别,但现代经济早已不是为满足人的真实需求而存在了。圣雄甘地造就说过:“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实质是基于“需要”,还是基于“贪婪”的问题。

自从剩余产品出现后,人类的总供给就开始逐渐大于人类的总需求,如果没有剩余产品,社会就不可能有积累,不可能扩大再生产,而一直存在的匮乏和贫穷主要是由于剥削和分配不均。随着现代科技和资本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更是大大超过人类的需求,今天,到处是堆积如山的产品,到处都在打折促销,而人类内部的分配却更加不均。现代经济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全球股灾,金融危机,实体经济萎靡不振,都是由于总生产大于总消费的长期积累。据世界银行统计,2015年全世界仍有8亿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而据国际援助组织乐施会的报告,2016年全球1%的富裕阶层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其余99%人口的财富总和;其中,全球8个超级富豪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较贫穷的一半人口(36亿人)财富的总和。

与此同时,今天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一方面拼命地制造过剩,一方面又人为地制造贫穷。为何发展?为谁生产?已成为问题。在加速制造,加速消费,加速废弃的背后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推动,发展似乎并不是为了人。因为如果是为了消除贫困,人类已有足够的财富来贫困;如果是为了维持人类身心健康,则完全不需要这么多财富;如果是为了人类的延续,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难以为继的。

现代科技和现代资本一经启动就再也无法停止,趋势一旦形成,便会自我加强,一切都会按照自身逻辑来演化,直至耗尽一切可能。被裹挟进去的人、事、物都会生成科技与资本的一部分,所有的人为努力都会助长科技和资本的膨胀,所有的主动创新都成了科技和资本自发秩序的被动表达。早已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操纵科技,他们不过是科技的工具;也早已不是金融家和企业家在操纵资本,他们不过是资本的工具,而大众则只是科技和资本的载体。

科技和资本一开始就是以自组织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一种活的生命(不是比喻)。不同的只是,人类的生长环境是自然,而科技和资本的生长环境是人类。成熟后的科技和资本注定会摆脱人类控制,直至完全自行其是。今天的科技和资本已侵蚀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充斥了生活的每个细节,主导了整个人类的走向。一切似乎都大势已去,为时太晚。然而,生活中偶有对进步和发展的质疑,对科技和资本的反思,仍会遭到来自科技和资本共同体的攻击,以及大众的嘲笑。

而那些仍企图从国家层面和政治层面对科技和资本加以控制的想法又是多么天真:第一、作为整体的现代科技和现代资本,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早已超出了国家的驾驭能力;第二、科技和资本早已成为现代政治正当性的主要来源,所有现代国家无不以发展为目标,发展又无不以科技和资本为优先。人类可能真的已被科技和资本绑架,除了按照科技和资本的轨迹加速发展,加速消费,加速污染,加速毁坏外,已别无选择。对个别科技和资本领域的人为干预不仅不会改变其总体趋势,反而会引发其在更大领域和更深层次的扩张。

科技和资本具有天然的依存关系,科技为资本提供牟利手段,资本为科技提供发展创新的动力,而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则使各种形式的分化整合变得更复杂,更具颠覆性,更难控制,更难预料。

技术进步本可使所有产品既美观精巧,又经久赖用,但现实却往往相反。“计划性淘汰”是今天各种工业产品普遍遵循的一条设计原则,它是指在设计制造产品时通过人为设定使用寿命,使产品到期就会过时或出现故障。这种原则被巧妙嵌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时尚和媒体等全过程,其策略就是通过人为缩短使用周期来促进长期销售,通过额外销售收入来抵消生产和研发成本。这种设计理念就是科技和与资本结合应用的产物,它先是得到利益共同体的默认,然后成为一种社会常识。

据最新解禁的纪录片《电灯泡的阴谋》介绍,1881年当爱迪生发明首个商用灯泡时就能连续使用1500小时,到1924年使用寿命已达2500小时,但今天的电灯泡的寿命却只有1000小时。美国加州利佛摩尔市一个消防队的一支4瓦的小灯泡自1901年起点亮之后,迄今已连续使用了110年。现在,按照“计划性淘汰”原则设计生产的产品早已从电灯扩大到几乎所有工业产品,包括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电动剃须刀、吸尘器、彩电、电脑、打印机和手机等等。所谓“产品生命周期”其实就是“为故障而设计”“为坏掉而制造”。与“计划性淘汰”原则配套的还有“一次性使用”和“用过即扔”等理念。

在这一点上,计划经济倒是比市场经济更诚实。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的共同特征都是经久赖用,而非精美方便,这也许正是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之一。计划经济曾是人类为消除市场弊端,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而进行的伟大尝试,但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更由于科技和资本强大的自主本性,对现代科技和现代资本的人为设计和控制是不可能的。市场蕴含的聚合力、适应力和协调力是政府难以达到的。市场是超越地域和文化唯一有效的经济体制,它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方面,比政府机制要灵活、周密和有效得多,没有什么比市场机制更适合科技和资本的发展创新,科技和资本的功能只有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才能得以最大发挥,这使得大多数实行过计划经济的国家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然而,由科技和资本带来的快速增长一旦超过实际需求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自从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后,产能过剩已成为世界经济常态。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每次危机都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等阶段。各国应对过剩产能的对策不外乎都是扩大内需,向外转移,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刺激消费。今天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靠消费,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内消费已占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中国经过30年的追赶,到2016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也已接近七成。而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喜欢便宜货等国情,加上支付方式的创新,使中国的网络销售比西方发展还快。

马克思曾认为,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则在于分配不公,分配不公在于私有制。只要实现公有制,就能消除分配不公,解决需求不足,从而化解产能过剩。由于历史局限,在人类三大基本矛盾(人与人、人与自然、身心)中,马克思同大多数思想家一样,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矛盾,很少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他们的方案又都是靠发展来解决,而发展则是基于生存资源的无限性假设。他们都没有充分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三大矛盾中的制约作用,因此,人与人的矛盾一直掩盖了更为深刻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他们更未预料到,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爆炸式增长给整个人类带来的后患。

这个世界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的人,尤其负担不起按西方方式生活的人。分配不公是一个事实,产能过剩则是另一个事实,比分配不公更加致命的是整个人类生存危机的日益加深。过剩比匮乏对人类的延续威胁更大,过剩一定来自对未来透支。然而,今天人类在科技和资本的驱使下,在追求进步发展的道路上已越走越远,越走越快,但越发展,产能过剩越严重,资源越短缺,环境越恶化,贫富差距越大,身心疾病越多,而这一切在现代范式内又是无法解决的。

二、消费主义与单身趋势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物,有史以来,人类一直过着集体生活,家庭在人类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虽然个别的单身独居在任何时代和社会都存在,但多因无赖。单身独居成为一种主动选择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它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今天,“一人户”的家庭在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日本、西欧和美国已超过一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甚至高达60%,在韩国为27.2%,在中国也已达16%,而上海“一人户”家庭已占四分之一,北京为五分之一。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总人口已达2亿。

现代人选择主动单身,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精神的原因,还有生理的原因。今天的世界早已人满为患,到处弥漫着紧张与喧嚣,宁静和安详已异常稀缺。人人都充满着压抑、烦恼和焦虑,人人都渴望轻松自在,孤独已成了这个时代普遍的内心状态。独居也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古怪、病态和不道德,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对孤独的恐惧已变成了对孤独的热爱。

由于人类精神的整体衰落,尤其是受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思潮影响,现代人普遍不对婚姻抱太大希望,人们越来越不愿承担责任,也越来越缺乏与人相处的信心。不仅年轻人不愿与父母一起居住,就连老年人也不愿与子女同住。独居因此已被认为是人格独立和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与此同时,经济独立和社会保障又使单身独居成为可能。城市工作、生活和娱乐的种种便利,尤其是发达的通信和交通服务,使得人人都可以过一种不求人的生活,曾经只有家庭才能提供的帮助如今都可以花钱购买。独居因此也被视为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完善程度的标志。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独居早已突破了文化界限,正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富裕人群像普通人群,从年轻人向中老年人扩散,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的人,越可能选择独居。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个自由、开放和多元的时代,为什么人们偏爱独居?

独居现象在本质上是由科技和资本发展导致的社会疏离造成的。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从陌生人社会走向匿名社会,所对应的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这种历史趋势反映的是人类疏离范围的扩大,疏离程度的加深。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主要靠道德来调节,由于彼此之间更多顾忌,更多依赖,更多监督,个人行为更多节制;陌生人社会和匿名社会的人际关系主要靠法律来调节,这样的社会虽更多公平,但由于彼此之间更少依赖,更少监督,更少顾忌,更自我中心,个人行为更多任性,因而也更适合独居。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科技和资本的分离倾向是一致的,科技和资本注定会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悄无声息地将人们从本质上分离开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