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葆:谨防“主义”之患

作者:叶铭葆发布日期:2008-05-06

「叶铭葆:谨防“主义”之患」正文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主义二字,主是主张,义则指言行符合一定的标准。主张也罢,标准也罢,古往今来,各种主义多如繁星,是几千种还是几万种,难以统计。这当中,有正确的主义,也有错误的主义;有给人民带来福祉的主义,也有给人民带来祸患的主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是正确的、进步的主义,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也会走向反面,产生消极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主义之患,首先在于它的唯我独尊。列宁依据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著名观点。任何一个主义,它针对的总是特定的问题,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主义的有效性即刻失灵。然而,秉持某种主义的人们,总是自以为真理在手,排斥和打击不同的主义,企图以一己的主义改造世界,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1918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指出:“所有的主义和学理应是都该研究的,但是我们应该把它们当成一种假设的观点来研究,而不应该把它们当成绝对的真理,或终极的教条。”客观实际这一头大象,摸到不同部位的人会发表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种多样,在解决问题的顺序上,肯定有不同的主张;即使对同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也会形成不同的主张,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科学的态度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兼收并蓄,择善而从。如果以为主义的大旗一树,任何问题都迎刃而解,实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那种以主义的框框硬套客观实际的做法,实践证明也是行不通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左”倾教条主义照搬苏联经验的后果,是付出了丧失中央根据地和数十万红军将士壮烈牺牲的惨痛代价。主义之患,不可不察。

主义之患,还在于它的无限扩张。作为学术观点的主义,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因而不遗余力加以宣传,这样一种扩张冲动符合常理,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主义一旦与权力结合,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它就企图放之四海,扩张到一切领域,这种扩张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比如,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存在。然而,毛泽东却把这种特定范围、特定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加以扩大,认为党里、政府里、军队里、文化界以及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严重的阶级斗争,据此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进而形成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不惜自毁长城,发动了导致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遭受惨重的损失。主义之患,由此可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切不可空谈主义,误国害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坚持以邓小平所倡导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科学标准,一个一个吃掉问题“老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008年1月16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