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武:“抽象真理”与“抽象人”之说」正文
(一)“抽象”与“具体”是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十分熟悉的概念。但若干年来,人们对它们有诸多误解,并在相当范围中,特别是在一些教科书中流传着这些误解,妨碍了理论的正常发展,以致在政治生活中也发生了不良的影响,很有必要予以澄清。这里首先要对列宁讲过的“抽象真理”,做一辨析。在人的认识程中,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运动中,是离不开抽象与具体的.也就是说,感性认识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事物总是具体的,而理性认识则是对这具体的客观世界、事物的抽象.以理论面目出现的真理,是对具体事物的正确抽象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真理不但具有具体性,而且具有抽象性.尽管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和<小逻辑>中,反复讲真理是具体的,甚至曾说过哲学最敌视抽象的东西,但黑格尔并非否认抽象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曾明确指出:"哲学属于思想的领域,因而从事研究的是共性,它的内容是抽象的","自然是抽象的".(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37页)他还说:"物质本身已经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5页)他在评述苏格拉底哲学时指出:"自我意识的培养,理性的发展,就是对普遍概念的认识",而这"普遍概念"即是"从特殊事物中进行抽象的工作".(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59页)黑格尔还反对那种"抽象的东西就被认为比具体的东西卑微"的观点.熟悉辩证法的普列哈诺夫和列宁也强调过真理的具体性,以致有时忽视了真理的抽象性,列宁甚至说过"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样的话.(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7页)这话对原苏联和中国的哲学界,发生了某种消极影响,以致今天人们还在否认真理的抽象性.其实,列宁虽曾忽视但却未完全否认真理的抽象性,甚至承认“抽象真理”的存在.列宁发现,在同自己的论敌争论时,对方常常喜欢抽象地提问题,并用形式逻辑的演绎法,以图从一般定义和原理中,在某种不变的公式中,寻求对问题的现成答案.他在1918年签定布列斯特和约后,针对"左派共产主义者"的观点指出:"……当我们根据这个完全抽象的真理,并以这个真理为指南时,应该注意到不要使这个真理以后变成空谈,因为一切抽象真理,如果应用时不加任何分析,都会变成空谈."(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9页)列宁之所以强调具体,就是要人们避免陷入空谈.这里,列宁讲的真理的具体性与黑格尔讲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有一定区别的.在黑格尔那里,真理的具体性就是真理的全面性,他是以此来阐述他那关于"大全"的世界观的,而在列宁那里,真理的具体性就是真理的针对性,他是以此来阐述他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的.列宁还在理论上做了这样的阐述:"自然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23、181页)承认真理的抽象性,对于深入认识真理的属人性、倾向性和相对性,是十分重要的.
(二)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和研究方法,本来是一个中外学者公认的常识,但在原苏联和中国的学者中,却常常被取代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这种混乱,是同当年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理论并准备发表他的新成果时说过的一段话,有直接关系的.马克思在1857年8-9月写的<经济学手稿>(引者按:指伦敦第一手稿)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说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51页)马克思这里讲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既指"思维掌握具体",又指"精神具体再现",而非只是认识方法或研究方法.从他正式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及其"续篇"(马克思语) <资本论>第一卷中可以看到,他是从阐述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的现象开始的,接着便揭示了商品的符号 货币的本性,再进一步叙述了资本这一带有增殖功能的商品的本质.在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之后,他又在<资本论>第二卷(恩格斯整理)中,论述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在<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整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到此为止,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的属性,就由"感性的具体"上升至"抽象的规定",又上升至"思维的具体"了.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便愈来愈丰富.在英语abstract和俄语абстракт中,都既有抽象之意,又有摘其要者或简单空洞之意.由此,"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种提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把它说成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研究方法,甚至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欠妥了.其实,马克思是重视抽象的作用的,他在早年就说过:"任何概念(定在等等)都可以抽象地把握,……精神只是脱离物质的抽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5――356页).如果对照恩格斯说的"从个别到特殊并从特殊到普遍的上升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69页),可以认为,马克思不会否认"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这一人们公认的方法的.应当看到,马克思在1857-1858年7-8月写的手稿,包括《导言》在内,只是一个未完成的草稿,其中对一些问题的阐述,显得模糊不清.在1859年马克思正式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没有重新整理这个<导言>,实际上是将它弃置不用了.他只是写了<序言>,其中再未谈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而马克思在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时写的序言中,说的是:"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其中也未谈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在组织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时,编者们把这个<导言>放在了"遗稿"的位置上,并未予以特别重视.但其后一些苏联学者把其中提到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说成是主要的或基本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广泛地、持续地宣传,大大影响了中国的译者、编者和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在编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1972年版)时,将这篇未完成的草稿,做为重要文章收入到了第二卷中,引起了广泛的误解.本来,人的认识过程与研究过程是一致的,既然认识过程开始于"具体",研究过程怎么可能开始于"抽象"呢?我国一些学者在八十年代似乎看出了这个悖论,提出了这样的界说:认识过程或研究过程应当采取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而叙述过程或表达过程则应当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种界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种界说,未必是马克思的原意.
(三)由于在英语和俄语中的"抽象"一词,含有遗漏、空泛之意,致使我国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双方都出现了误解,即都力求避免"抽象"一说,似乎谁的观点一被说成是"抽象的”,就成错误的了.本来,提出讨论人道主义问题,在当时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但发起讨论人道主义问题的一方,却被主流话语批评为“把人抽象化了”,而被批评者赶紧辩护说自己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其实,人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抽象,这没有什么好回避的.而任何抽象,都不可能是完满的,因为人的属性同任何事物的属性一样,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这里讲的人的属性,就是人们经常讲的人性.对人的属性即人性的抽象,自然要抓住其本质.但这本质,并非固定不变,在不同的认识参考系中会有不同的显现.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把同一内容时而看作是本质的,时而看作是非本质的"(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9页),"有时从它的这一规定,有时从它的另一规定去加以说明"(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1页).人的本质并非就是人的社会性,更非就是阶级性.马克思既讲过"人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又讲过"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马克思还曾认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中国有些学者还在人的属性中抽象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这三大本质属性,更多的学者着眼于社会属性,有的还把真、善、美、功,作为人之基于这些属性的四大追求,即对自由的追求,这些都是合理的。但谁也不能说只有自己所抽象出的属性才是本质属性,此外皆非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对人性的开掘会越来越丰富,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如果从"抽象"一词含有遗漏、空泛之意这一点出发的话,那么,"抽象的人"是有缺欠的.但这里的抽象程度,还是有区别的.很难想象,某人或某些人对人或人性的抽象,会达到毫无具体内容的程度,而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对人或人性的抽象会具体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人们每每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的人是"抽象的人"的说法,但人们忽略了问题的相对性、可比性.马克思认为,同青年黑格尔派布?鲍威尔的"人"相比,费尔巴哈的"人"要现实得多,并且也是"从事实际活动的".马克思刚刚创立唯物史观并成为社会主义者时说过,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的基本原理>等著作中所体现的"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从抽象的天上下降到现实的地上的人类概念, 如果不是社会的概念,那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0页)"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马克思甚至认为费尔巴哈的理论"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0页)只是在同后来马克思与恩格斯较为明确地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所阐述的“人”相比,才能说费尔巴哈的人是"抽象的人".但谁又能说,马克思与恩格斯心目中的人,再也不能更丰富和更深刻了呢?真理是过程,对"人"的认识也是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不能最终完结的,何况这"人"本身也在变化着呢!马克思所主张的"不是从人出发"中的"人",指的是庸俗经济学家瓦格那心目中的那个"不论那种社会形式中的人".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马克思反对从人出发,更不能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只要一般地说到人,便认为是指所谓的"抽象人".若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说的"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7页),毛泽东说的"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中共中央文件中说的"以人为本",岂不都因为没有在"人"字前面加上"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等字样,而被指责为鼓吹"抽象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