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律:雪灾与战争――由2008年中国雪灾引发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晓律发布日期:2008-06-17

「陈晓律:雪灾与战争――由2008年中国雪灾引发的几点思考」正文

摘要:2008年的雪灾唤醒了我们的危机意识。如遭受敌对势力大规模的军事轰炸,将产生与这场雪灾类似的后果与灾难。我们的经济现在已经不能承受现代战争带来的长期、全面的轰炸所造成的后果。发达国家同样如此,因为他们对各种现代化设施的依赖性比我们更强。二战后历次大规模轰炸的情形表明,在21世纪,战争的胜负和战争结局的形式,与以前的战争已经完全不同。如果仍以是否消灭对方多少有生力量,自己还有多少军事力量尚未使用等标准来衡量战争的得失,就极有可能已经成为了对方的囊中之物还不自知。面对潜在的军事威胁,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准备。

关键词:雪灾;现代战争;大规模轰炸;绝对制空权;实力均衡

对中国人而言,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随着时光的推移,历史上首次由中华民族举办的奥运会即将开幕,而各种心怀叵测的敌对势力,也自认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纷纷粉墨登场。于是,3月台湾“大选”前诡诈的风云,国际上藏独分子的频繁活动,奥运圣火在一些大国传递时遇到的种种阻碍,西方媒体众口一词的颠倒黑白,都使中国人民感受到了一阵空前的寒意,而自然界一场罕见雪灾造成的严重后果,更迫使我们不得不将这些非同寻常的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一、雪灾与现代战争的异同

今年春节前夕,纷纷扬扬的雪花竟然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一场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雪灾,造成大面积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灾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物价上涨,其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这固然是一次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喜怒无常的结果。它给我们的警示是,类似的气候变化不仅是我们在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面对的问题,更是我们今天早上醒来就要面对的问题。

然而,这场雪灾要告诉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在发展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其主要意义,在于它唤醒了我们的危机意识。正如很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假如不是雪灾而是战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由于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的物质手段和战争观念早已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能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引起我国民众的关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现代战争是总体战争,是一种所有民众都无法回避的战争。因而,雪灾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使人们不得不关心这样一个与我们的生存相关联的重大问题。显然,和平发展了半个世纪,我们对战争的意识已经日渐淡漠了。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假如是战争而不是雪灾,我们能否承受其带来的一切后果?换言之,我们能否承受敌对国家大规模的全面轰炸?因为只有这种轰炸,才能产生与雪灾类似的后果与灾难。于是,我们就转入了问题一:

二、我们能否承受大规模轰炸的后果?

按照军事专家的看法,现代战争的显著特征就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作战目标已经由以往那种以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为主转向摧毁和瘫痪对方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和军队战斗力构成的物质要素,如交通、通讯、水电等军事和民生所必需的设施。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就是十分显著的例子,科索沃战争中,虽然驻守在科索沃地区的5万南军并没有被北约强大的战略空袭所歼灭,但由于南联盟的战场信息系统等物质基础已经被完全破坏和瘫痪,支撑机械化部队行动的后勤保障、交通运输、作战基地等无法有效运转,最终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现实。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长达38天的战略空袭,也没有把主要作战目标对准伊拉克的110万大军,而是把11.2万吨的弹药大都用于轰炸和摧毁伊军的雷达站、情报大楼、通信枢纽、各种能源、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上,造成对手相当大的困难和民众的心理恐慌,并形成对抵抗信心的巨大压力。中国不是南斯拉夫,也不是伊拉克,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能力不容置疑,但是,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战时的军事和民用供需,战后及早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也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年的雪灾固然严重,但毕竟不是战争,却仍然造成了那么严重的损失,连接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京广线几乎瘫痪,南方数省大面积的停水停电,曾经引以为豪的移动通信也不畅通了,广州火车站连续多日人满为患竟然无解,尤其是电力设施的损毁造成的被动:大雪压断电缆导致电网中断,电气化列车因此无法开行,又使电厂急需的煤炭无法运抵,人员、物资流通受阻,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公路和机场的冰封,使铁路的困境更加凸显。因此有论者认为,社会运行大系统的脆弱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所独有的,但却是应该引起我们特别警惕的。[1]最新一期加拿大多伦多出版的《汉和防务评论》也专文指出,中国当局的雪灾处理过程凸显中国严重缺乏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危机的经验,因而判断我军缺乏对台军事摊牌的应变能力。中国战略评论员、空军上校戴旭撰文指出,比起百倍残酷的战争,这场大雪要“温柔”得多,它提醒了中国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应更多地审视战争预防的角度,如城市布局、能源结构等。文章举例说,雪灾揭露了中国缺乏持久战所必要的石油储备,缺乏电力、煤炭等,而在后冷战时代几场军事冲突中,美军首先重点打击的就是电网、交通干线。一旦电网、交通要道、机场受到“节点”式破坏,兵员的投送能力将陷于瘫痪,持久战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中国自己的军事专家也意识到雪灾所暴露的体制问题。戴旭认为,这次雪灾的骨牌效应显示,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他说,电力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了电,一切便迅速陷入全面瘫痪。这场雪灾的最大破坏力体现在对电力的中断上,这和现代战争的打击重心如出一辙。戴旭还说:“这次雪灾造成的损失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已很难承受战争发生在自己本土,特别是发生在沿海地区。以往我们只是不能允许敌军人员踏上我国国土,未来我们也不能容忍敌人的炸弹落在我国的国土上。”[2]

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现在已经不能承受现代战争带来的长期、全面的轰炸所造成的后果。于是,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转到问题二:

三、我们不能承受,发达国家难道就能承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没有实例可以论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本土没有出现被敌方轰炸的情况。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其他的途径论证这一问题。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一个社会越发达,其承受现代战争打击的能力就越差,这是与其现代化程度成反比的。简单的如水、电、气等现代日常的生活必需设施,在传统社会都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替代。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替代不仅十分困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只要轰炸切断了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链条,整个社会的运转就会陷入停顿。从这个角度看,发达国家同样不能承受大规模轰炸带来的后果,他们的生活对各种现代化设施的依赖性比我们更强。美国在二战后本土从未受到过类似的轰炸,但911的恐怖袭击,尽管才一次,就已经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震荡。如果类似的袭击不间断、大规模地发生,那么,它必将使美国社会陷入瘫痪状态。因此,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无法承受类似的战争轰炸。冷战期间,美苏两家由于在核战略方面确保相互摧毁的构想维持了核恐惧之下的和平,也使大国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相互轰炸。然而,大国之间没有相互轰炸,并不等于它们不对其他国家采取类似行动。战后半个多世纪,各种各样的轰炸每年都有,几乎从未停止过。这些行动,大部分与西方国家有关。事实上,很多西方国家也不否认其对战争的态度。英国人自己承认,他们是世上最好战的民族,这世上找不到他们没有打过的国家。特别是在18-19世纪帝国扩张期间,几乎每年他们都要打仗,似乎从未有过和平时期。而且,他们还以一种完全正面的立场来评价这些战争。1707年,哈韦斯汉姆勋爵在英国上院就公开宣称,英国的舰队与贸易是密不可分的,贸易养育了水手,水手支撑着舰队,而舰队保护着贸易的安全,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是财富、力量、安全和英国的光荣。[3]65其他的西方大国,也都有类似的记录。我们熟知的八国联军,就是这种记录最鲜活的证明。当然,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停止了相互之间的战争,改为共同对付发展中国家或其他类型的落后国家。而扮演西方军事主角的美国,在二战后则代替了原来的英国,成为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在它采取的各种军事行动中,几乎每次都使用空军对敌方进行轰炸,并从未宣称要停止类似的军事行动。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关心这样的问题:二战后大规模的轰炸有什么特点?它具有怎样的军事含义?

四、掌握绝对制空权后的作战模式

制空权理论的提出者杜黑认为,“夺得制空权就是胜利;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并接受敌人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对我来说已成为一条公理,对于不怕麻烦愿意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也将越来越清楚;我希望能将这个问题完全阐述明白。……除非拥有一支在战争中能夺得制空权的空军。充分的国防不可能得到保证。”[4]22杜黑没有完全论及到的是,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和生产体系的国家,才可能拥有最先进的空中力量,也只有战略上具有最广大纵深的国家,才有可能保证自己的空中力量有效地生存。反过来,由于空中力量所要求的科技含量,它对于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尤其是尖端技术方面的水平,显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军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在空军出现以后这样密切。

正是在这一点上,美国再次跑在了前面。作为二战最大的战胜国,世界的头号军事与科技强国,以及据有许多海外军事基地的全球性大国,美国无论在总体的军事力量、战略空间还是单独的空军技术装备方面,都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一特点决定了二战后的轰炸者与轰炸对象,有着惊人的共性。那就是轰炸的发起者基本上是美国和它的盟友,被轰炸的对象则是在军事和经济上均处于绝对弱势的小国或穷国。于是,我们发现轰炸照常进行,但战争已经不再如同一战和二战那样给全球的其他国家造成直接的重大影响了。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人们甚至还可以从电视中“欣赏”战争轰炸的直播画面。从军事角度分析这些轰炸,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南斯拉夫和海湾战争式的,即轰炸对被轰炸国家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经济灾难,该国最后不得不屈服于对手的军事压力,但其军事力量本身未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对手的地面部队也未进入该国并实行军事占领。第二种是轰炸不仅消灭了对手的战术目标,完成了战略任务,也彻底摧毁了对手的军事力量,并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对手的国土,如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第三种则是军事打击成功之后控制局势的轰炸行动,比如阿富汗和伊拉克被占领后美国空军的小规模、不间断的军事行动。十分有趣的是,伊拉克这样一个国家,几乎全面经历了上述三种类型的军事打击。第一是海湾战争时期,第二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时期,第三是美军直到目前还未结束的控制伊拉克局势的时期。第一种轰炸我们已做了简要分析,第三种是与政治相结合的军事行动,由于其军事目标与政治目标缠绕在一起,单纯从军事角度分析较为复杂。因此这里重点谈谈第二种情况,因为它在军事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掌握绝对制空权,并可从军事上随意打击对手的军事行动,在本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精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握有绝对制空权以后如何进行作战的“经典范例”。2003年4月9日,当原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穆罕默德・杜里在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时被记者包围,他的唯一一句话是“游戏已经结束”,作为对当时伊拉克局势的评论。

意味深长的是,他没有使用“战争”(war)而是用“游戏”(game)一词来形容在伊拉克发生的一切。实际上,从2003年3月20日美军以“斩首行动”开始的军事行动,就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狩猎。双方军事上差距的悬殊,使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实际上未能发生。美军一而再地将清除萨达姆的行动命名为“斩首行动”,既是一种黑色幽默,也反映出其内心深处对这场战争的真实想法。既然是狩猎,那么,无论什么样的预测,都不会有真正重大的意义,因为差别只在于猎物什么时候被捕捉,猎手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而已。

从纯军事角度而言,关于这场“高技术”战争能否将人类的战争转变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游戏”的争论,尽管有若干学者将其具体的军事技术特点归纳为信息化、数字化、远距离精确打击等等,但最本质的东西只有一点:就是美军通过技术的全面进步已经对军事冲突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全方位的遥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