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岭: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统一观”

作者:朱松岭发布日期:2017-04-24

「朱松岭: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统一观”」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统一观”,是具有其个人风格和新一代领导人集体特色的国家统一理论体系和对台工作思想体系的核心。

中评社香港4月24日电/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发表专文,作者认为:“习总书记已经形成了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以融合发展为基本路径,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统一目标的新国家统一观。新的国家统一观浓缩了习总书记对世界格局、世界秩序、人类前途的思考,蕴含着习总书记对国家发展和国家统一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责任感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内容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步总结、提升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的理论体系已经日渐形成。在对台工作实际中,在国家统一的新历程中,根据错综复杂的台海局势和两岸形势,坚持立场、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突破创新,牢牢把握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形成具有习近平总书记个人风格和新一代领导人集体特色的国家统一理论体系、对台工作思想体系。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统一观’则是这一立意高远、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新天下观之下的国家统一观

两岸政治对立局面形成至今超过一甲子,大国格局沧海桑田,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几经变迁。大陆在国家统一进程中与时俱进地探索着民族复兴的新途径、理解世界的新观念。新观念引领着世界潮头,新观念引领着消除政治对立、实现国家统一的战略。国家统一,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消除两岸政治对立的问题,还是一个两岸共享中国梦的问题,是中国向世界文明提供解决政治对立的范例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定位进一步提升,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之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宏大的国际视野、宽广的开阔胸怀与睿智的战略眼光,重新思考了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形成了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新天下观”,并形成了“新天下观”之下的“国家统一观”。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天下观中世界秩序观的核心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沈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和平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1)天下观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在世界秩序问题上的反映。它是中国人对世界秩序做出的理论贡献,它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天下情怀,它是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包容的理解,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集中反映。

天下,指的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世界(a world of worldness)。如果把天下理解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则意味着世界的世界化(the worldlization of world)。(2)天下概念期望一个世界为主体的世界体系,一个以整个世界为政治单位的共在秩序(order of coexistence)。从天下去理解世界,就是意味着以整个世界作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以便能够设想与全球化的现实相匹配的政治秩序。(3)天下观有着“天下无外”的原则,这意味着“天下”是最大限度的政治世界,一切世界存在都在天下之内。(4)天下无外,预设了世界的一体性,它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民族或者文化被识别为不可化解的敌人,任何尚未加入天下体系的国家或地区都被邀请加入天下的共在秩序。(5)中国古代天下观的观念在东亚地区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二战结束以後,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如火如荼的技术革命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们都意识到世界新秩序和新秩序理论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形成了新天下观的世界秩序论。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联合国舞台上系统阐述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标志着中国外交上实现了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变。(6)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否认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矛盾,而是强调即便存在着如此众多的矛盾,也不可回避人类存在的共同利益,倡导要采取包容、开放、共赢的思维来聚同化异,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之大端。(7)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架构超越了东西方既有的人类社会格局建构,受到了全球各个阶层国家的普遍承认和赞同。从倡导一种意识,到发展成为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和对外行动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理解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的钥匙,构成了正在显现的世界新秩序的基石。

其次,地区命运共同体是新天下观中区域秩序观的核心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全球各地区的命运共同体组成的有机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他曾经指出: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8)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9)(中国和巴基斯坦)要为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10)

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梳理了70余年来亚洲形势的变化,指出冷战结束後,亚洲国家在推进区域合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这些都是为正确处理国家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习总书记回顾亚洲历史、展望亚洲未来、指明亚洲方向,明确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理念明确方向,制度建构未来,习总书记的亚洲共同体思想中包含和平共处、和平共生、和谐共生等思想,他的亚洲共同体思想坚持不同文明的兼容并蓄,孕育着更深层次的和平、多元、共建、共赢,包含“义利观”指导下的新利益观,是价值多元、富有弹性、以心换心、包容互动的新亚洲共同体的理念。(11)这个新理念以“亲诚惠融”的周边外交为支撑,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路径,擘画出了亚洲命运共同体乃至更大的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光辉蓝图。

第三,两岸命运共同体是新天下观中国家统一观的核心概念。

在“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论述中,习总书记不仅标注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体,更将“两岸一家亲”的血缘宗亲和历史文化概念注入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使之上升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同时,通过“两岸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阐述和伸展,习近平丰富、发展了既有的统一论述,提出了统一的新形式与新内涵:通过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达致“心灵契合”。(12)

确实,“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会见台湾客人以及各种涉台重要讲话中经常提及的重要概念。例如,在2013年2月25日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他就讲到:“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後来,在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见中国国民党时任主席朱立伦、洪秀柱,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以及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他都一再重申了“命运共同体”这个重要概念。“两岸命运共同体”不同於“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它是建立在中华民族血缘、宗亲关系基础上的,是对历史上的“天下”概念的扬弃和重构,从这个概念出发,延伸出两岸同胞“血浓於水”、“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关系,延伸出“两岸一家亲”的论述,延伸出“心灵契合”的统一理论。这是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统一理论的创新和突破。通过“命运共同体”、“两岸一家亲”到“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统一的关怀不仅是国家外在的统一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心灵契合,达到远超出“一国两制港澳模式”的新形态、新阶段。“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13)习总书记在论述“两岸命运共同体”时,专门提到了“统则强、分必乱”,(14)专门提到“台湾的前途系於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15)可见,习总书记在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时,是有着清晰的底线思维的。在两岸关系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从而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16)

习总书记的“两岸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它不仅包含了两岸关系的底线论述、国家统一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论述、两岸血缘和宗亲关系论述,还包括国家统一形式与内容高度结合的论述。习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国家统一的理论创新点,也为两岸同胞指明了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命运共同体系列论述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的基础之上的。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於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於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於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17)从国家统一中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到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阐述中国主张,这不仅展示出中国人民的智慧之光,更是向整个人类社会提交出从国家统一到人类命运的“中国方略”。

新发展观之下的国家统一观

发展观是关於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麽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麽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18)中央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做出了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和平发展的科学论断,并在2008年到2016年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将国家统一寓於发展中,在发展中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通过“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相互扶持,紧密合作”,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生活”,“共享中华民族尊严和荣耀”。(19)习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指出,要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融合发展的过程本身也是国家统一的过程。“融合发展”指出了两岸发展观的关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展开擘画了美好的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融合发展”的两岸发展观是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曾经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20)台湾问题作为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作为政府继承未竟状态的问题,作为具有国际因素的国内问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国家治理指标意义的问题。习总书记长期在福建工作,透彻了解台湾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了解在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诸多新因素,了解维持两岸和平、推动两岸发展、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他在思考台湾问题时,纵览全局、高屋建瓴。他在总结两岸关系时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21)“合作共赢”四个字体现出总书记大格局、大视野的发展观,也是习总书记的新发展观在台湾问题上的反映。

习总书记在继承前几代领导人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梦系列”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就是要“互惠互利”、“一起发展”,提出这一目标的最终归宿是各个层级直至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思路。这一发展观具有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特点。

发展可以作为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或社会的现象来进行有效研究,但其最终目标则是存在本身:为全人类提供充实美好生活的机会。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