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平 周泽宇: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

作者:廖小平   周泽宇发布日期:2013-08-01

「廖小平 周泽宇: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明显的价值观变迁,其变迁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及其辩证运动。在价值观分化和整合的辩证运动中,价值观的分化又尤其引人注目。那么,价值观分化的后果如何? 价值观分化有何表现? 价值观分化的根源何在? 这是我们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及 其 趋势 时所 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价值观分化的三种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实际上是中国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所谓分化,就是事物由同一性和同质性向多样性和异质性的变化过程; 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从“社会合一”走向“社会分离”并分别指向不同价值领域的过程。有学者从两个方面来揭示“社会结构”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特质,“一是从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指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基本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 二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指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这两大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经典社会学家所一致认同的“同质性”或“未分化性”是其最根本的特性,这种特性表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功能和需要上缺乏自主性和互补性,没有形成以充分分工和自主发展为基础的、开放的自愿联合,社会的整合主要依赖于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治权威来实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处于一种无差别、无个性的机械统一状况之中。具体而言,在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中,政治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成为经济和文化的最高主宰。在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的关系上,公共政治权力统制着一切生活领域,“私人生活”无任何空间。“与传统社会结构完全相反,现代社会结构的典型特征恰恰是‘异质性’和‘分化性’。这种‘异质性’和‘分化性’充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从原来的以政治领域为绝对核心逐渐转向各领域的相对独立和自主,从而实现了从‘领域合一’向‘领域分离’的转向; 二是个人的‘私人生活’从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存在空间。”这种分别从“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传统社会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各自特征( 即“同质性”或“未分化性”和“异质性”或“分化性”) 的诠释是非常深刻的,我们由此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区别。现代社会的“分化性”和“异质性”不仅表现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相对分离,而且表现为价值领域和价值观的分化。

一般而言,价值观的分化有差异、矛盾和冲突等三个程度不同的层面和状态。“差异”是价值观分化的“常态”,即一个正常社会的价值观总是有差异的,即使是高度同质的社会,其价值观也是有差异的,这里的“常态”既指“正常态”,也指“平常态”; “矛盾”是价值观分化的“过渡态”,即矛盾作为价值观分化的一种状态,处于可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既可能转化为价值观的差异状态,也可能转化为价值观的冲突状态; “冲突”则是价值观分化的“裂变态”,即冲突会使价值观的分化转变成对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价值观“完全合一”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往往是“同而不和”的,可以称之为价值观分化的“高压态”,即必须在暴力或权力的高压状态下才能保持的一种形似高度同一实则潜藏深刻危机、毫无差异和矛盾更无冲突的价值观状态,显然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有一种价值观。然而,严格说来价值观“完全合一”的状态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绝对是短暂的。价值观“完全合一”的“高压”状态只在理论上存在,因此,本文并不加以讨论。

价值观的分化也许会被单向度地认为只具有消极性。实际上,价值观的分化既具有消极的一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消极性和积极性都蕴涵在价值观分化的三种状态之中。“和而不同”,价值观分化的差异状态是任何一个社会所必需的,也就是说,当价值观的分化处于差异状态时,有利于孕育社会和价值观的“有机性”,即有利于促进涂尔干所谓的“有机团结”社会的形成,在这样的社会里,以差异为前提的价值观是多元、包容、互生、共荣的,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是多样的,可见,价值观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当价值观的分化处于矛盾状态时,人们在可以多元价值选择的同时,却会感到价值迷惘,甚至可能会出现价值错乱,于是人们会迷失方向感、意义感、道德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把握好价值观分化的度,并力求使价值观分化的矛盾状态过渡和转变到差异状态,而不过渡和转变到冲突状态,因此,在价值观分化处于矛盾状态时,就具有消极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两面性。而一旦价值观的分化处于冲突状态时,就必然出现价值观的鸿沟和裂变,不同价值观之间就可能产生对抗,社会得以维系的价值根基就会崩塌,并由此产生社会分裂和争斗,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外,价值观分化的冲突状态往往只具有消极甚至破坏的作用。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可以发现如下变迁过程: 与改革开放之前高度合一的一元价值观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通过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拨乱反正和思想大解放,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政治变革、全方位开放和相对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鲜明的多元变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价值观差异,中国的与西方的乃至全球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乃至后现代的、社会主义的与资本主义的乃至封建主义的等等各种价值观开始争奇斗艳,当时的中国社会可谓进入了价值观的“春秋时代”,其鲜明特征就是价值观呈现出“差异”状态。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结构和社会领域发生明显分化,利益群体甚至利益集团开始形成,利益分化和社会不公加剧,由此导致价值观分化全面化和深刻化,即价值观分化从 80 年代主要表现在精英群体和文化层面转变为 90 年代覆盖到社会各个群体和深入到利益层面,并与利益分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不仅在广度而且在深度上都更为显著,其鲜明特征就是价值观分化更多地呈现出

“矛盾”状态。

二、价值观分化的三大表现

反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虽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但仍然可以将其总体表现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不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分化、不同区域之间的价值观分化以及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分化。

第一,不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分化。

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阶层,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阶层表现为阶级,阶级之间存在着阶级斗争。在基本消灭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里,由于仍然存在着利益差别,且利益差别永远存在,因此任何社会都将永远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一般而言,在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不存在阶级斗争,不过如果当利益出现严重分化,并导致阶层之间出现严重的价值冲突时,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就可能转化为阶级斗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工人、农民、干部既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三大职业群体,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基本成分,而知识分子已被分化到和改造为以上三大阶层之中而不能构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一切剥削阶级也已被消灭( 但仍然存在着一个虚构的资产阶级) 。可见,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是非常单纯的。不仅如此,这些社会阶层还共享着高度同一的价值观。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一方面人为制造所谓阶级和阶级斗争,另一方面却竭力消灭社会阶层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甚至连些微的价值差异都不允许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工人、农民、干部被打破了身份限制,其本身逐渐发生了分化,譬如,工人既有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人,以及国企改制后下岗工人的职业和阶层重组,也有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的工人,既有原来那样的产业工人,也出现了企业家阶层和白领工人; 农民出现了身份意义上的户籍农民与职业意义上的农民工的分离,存在着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村基层管理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 知识分子开始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但很快又被分散到各个领域和各个职业之中; 干部也出现了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管理者之分。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群体和社会阶层,如私营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等等。本世纪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分层研究,譬如 2002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就对当前社会阶层变化做了总体分析,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把当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个阶层,即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 党政领导干部) 、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 阶层和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这种划分虽为一家之言且争议较大,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当然,人们还可以以其他标准和方法对中国社会阶层进行划分,也许会得出与此不同的结论。

之所以如此详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由于试图以此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在社会阶层之间分化的必然性。因为,按照价值观必定是“谁的价值观”的价值论原则,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因此,社会阶层的多元分化必将导致价值观在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的主要情形。

第二,不同区域之间的价值观分化。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因资源禀赋、地理空间位置和区域文化的不同而长期存在着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到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经济特区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和富裕起来,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东中西部地区总体上呈现出梯度式差异化发展格局。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城乡差距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此种种,不仅使不同地区之间在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和差距,而且使不同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出现了鲜明的地区特点和地区差异。譬如,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认为西部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思想封闭、观念落后、价值观保守,不能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价值; 相反,西部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可能会认为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诚信缺失等等。对同一个价值事物,不同地区的人们也许会给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很多价值观念形成了基本一致和共识,但不同地区人们价值观的分化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与人们对价值观在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给予更多关注不同,价值观在区域之间的分化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种忽视完全有可能导致中国价值观建设的缺陷。实际上,不同区域之间价值观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不同阶层之间价值观的分化更为复杂的特点,它不仅有区域之间的价值观分化,而且有区域内部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分化,表现出多重价值观分化相互交织的状态。这对于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很大的中国而言,基于区域之间价值观分化的价值观建设显得更为艰巨,但也显得更为必要,尤其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第三,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分化。

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分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分化的重要特征。笔者曾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

讨论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分化,首先必须承认现代社会“代际现象”和“代际价值观”的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深入,“代”开始成为一个“热词”,所谓“60 后”、“70后”、“80 后”、“90 后”乃至“00 后”都是标示“代”的概念。各种“后”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年龄上的区别,实质上在于观念包括价值观的区别和分化。此外,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也存在着价值观的区别和分化。我们可以把代与代之间的价值观称为“代际价值观”。代际价值观是以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代价值观共同体”为前提的。代际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价值观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必将有利于对社会价值观的全面揭示和整体把握。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与价值观越来越明显的代际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