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戴国强发布日期:2012-02-07

「戴国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正文

戴国强: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当前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问题。原来这个题目是想讲欧债危机,后来我想了一下,美国的债务危机虽然不像欧洲债务危机那么可怕,但是因为美国经济由于特殊地位,实际上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会更重要。我把这个题目当中又加了一个“欧美债务危机”。讲这个题目之前请大家看一幅画,请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回答:老太太、少女。

戴国强:这个画是哲学教学上的一个很重要工具,他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相同的要素,由于不同的联系结果产生了整体不同的印象,这个画至少可以看出两个,有人看出来是少女,有人看出来是老太太。关键是对这条曲线怎么看?其他构建要素都是一样的,上面是羽毛,黑的是头发,白的是头巾,下面黑的是围脖。这说明什么呢?这个曲线,朝左边看是脸轮廓的一边,就可以看出是少女。如果你把它从右边看就看出鼻梁了,这就看到一个老太太。我们讲,这实际上是认识论上的一个案例。看经济形势也是一样,在现在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从报纸上面,媒体上面,从网上面得到数据信息应该讲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什么呢?就是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不同的整体印象。我们说经济形势,两个方面,一个是形一个是势。形就是现状,你怎么看。势就是对未来的看法,预期。

现欧美债务危机情况到底该怎么看呢?我认为美国的问题不是很大,它有缓解的空间。欧洲的问题难以解决,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分歧产生的。美国债务危机产生主要三个原因。

第一、未来拯救经济衰退,采取凯恩斯主义。

第二、因为前十来年,连续对外发动战争,战争是要花钱的,导致财政上面出现大量赤字。

第三、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金融机构,还有私人企业部门的困难,把这些私人部门的债务揽到自己身上来了,他做了一个政府该做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延伸,这不是凯恩斯主义原来的内容。美国政府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把私人部门的债务揽到自己身上来,对于大量的投资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资金。等于说政府资金怎么来啊?靠负债。(这个是凯恩斯,这个是弗里德曼,和凯恩斯相对立的一个学派领军人物。弗里德曼2006年去世了,凯恩斯是在1946年去世的)

现在讲到全球经济学家,可以数的公认三个斯:斯密、马克思、凯恩斯。为什么有这三个斯呢?因为凯恩斯给人类解决经济困难提出一个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尽管在这个中间曾经有过10多年,一度受到质疑和批评,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凯恩斯又进入新崛起。特别是这次大危机发生以后,凯恩斯主义受到全球,几乎是各国政府的一致认同。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有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他认为经济是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古典学派,就是凯恩斯之前的。把经济分成两块一块是“实体经济”,一块是“货币经济”。在古典学派看起来这两块是分开的,没有联系的。货币只是一个面纱,没有它也能够做到这种事情。比如说商品交换,靠货币做媒介,只不过没有货币做起来不那么顺手而已。所以在古典学派看来,货币领域就是一个面纱不起作用的,凯恩斯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对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他怎么样把这两个领域联在一起呢?首先货币领域里面有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供给和需求关系:比如说货币供给多了,货币需求少了,这样就导致利率会下降。反过来货币需求多了,货币供给不够了,利率就会上升,调节供求关系。利率变化会影响什么?会影响到实际领域里面的投资和储蓄的行为,利率上去了储蓄会增加,投资会减少,利率下来了,投资会增加,储蓄会减少,通过这样一个利率的关系,把这两个领域联在一起,从而就创立了货币经济学,这个是对人类社会科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后面的货币经济学也好,所有宏观金融理论也好,都是在凯恩斯观念上产生的,我们现在讲西方经济学,两个内容,一个是宏观部分,一个是微观的部分。宏观部分就是凯恩斯的理论作为基础建立起来,微观部分就是凯恩斯的老师马希尔的价格理论,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是凯恩斯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古典学派二分法是可以承认的,但是这个观点是错的。古典学派认为,市场是完美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自创需求,一个企业生产产品,这个过程当中就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原材料的需求,对能源的需求。只要保证供给,你的需求是不成问题的,凯恩斯认为这个前提是错的。需求不会自动形成,所以整个社会经常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就是需求不足,因为需求不足,要对需求进行管理。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三个。

第一,人们消费不足,它是用消费倾向概念来说的,我增加的收入当中,有多少是用于消费的,美国人增加的收入当中,有70%以上都是用于消费,消费的越多,对未来生产发展前景需求就会越大,所以生产具有可持续性,而我们中国增加的收入当中,只有30%几,这样是消费掉了,还有60%那怎么办?要靠其他东西来吸收,不吸收就产生过剩,一产生过剩你这个经济就要衰退,这是一个原因,消费不足。

第二,流动性偏好,人们都喜欢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什么叫做流动性?流动性就是资产的变现能力,这个资产变成现金的能力看什么?看两个,一个是变现的速度,一个是变现的成本。它变现的速度越快,成本越低,我们就说这个资产流动性越强,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判断,为什么说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大家都喜欢它,为什么?方便,随时都可以使用。你的存款的流动性就会差一点,你必须要到期才能提取,不到期提取成本,利息损失,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股票债券也可以变现,市场好的时候变现很快,现在市场不好你要变现可能就有损失,而且是重大损失,这个成本就高,所以股票债券流动性就排在存款的后面。房地产也能变现,可能成本会更高。人们有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就导致人们喜欢藏现金,特别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藏现金的欲望就更强。大家都把钱捂着,不拿出来投资,不拿出来消费,你的经济怎么能恢复呢?就不能恢复了,你的需求怎么上去呢?也不能上去了。

第三,对于资本未来的收益预期,未来收益预期是高的,我就加大投资,未来收益预期是低的,我就减少投资,经济衰退,谁也看不到前景,大家都不投资,这样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就不足了,总需求不足,谁来管这个事情呢?靠市场自己能够调节吗?不行的。当经济衰退的时候,整个市场上面充满悲观的气氛,大家对前景不看好,消费也不增加,投资也不增加,大家都藏钱,现金为王。这样整个社会总需求怎么起来?总需求不起来,经济衰退就不能解决了,所以就提出政府来解决这个需求的不足问题,这叫什么?这叫需求管理,我把凯恩斯的理论又称为需求管理理论,所以每当经济开始出现危机了,凯恩斯主义就重新上升到主流,各国政府都用凯恩斯主义来管理资金。

比如说中国在2008年10月份,国务院提出一个4万亿计划,这就是需求管理,这个做法是值得探讨的,它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但是不管怎么讲?中国在2009年首先走出了衰退,这就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美国现在把私人的债务揽过来,这也是干预。降低利率,为借款买房的人提供拯救计划,减轻他们的利息负担,这个都是政府采用宏观政策来刺激经济,增加投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来弥补私人市场有效不足的目标,这就是凯恩斯主要的一些政策观点政策主张。另外现在我们也看到了,有一些人就说,现在之所以搞这样,经济重新又走到两次探底,就是凯恩斯惹的祸,坚决不能再执行凯恩斯主义,这个理解是错的,我为什么说错的呢?他把凯恩斯误解了,认为凯恩斯搞通货膨胀政策,搞到现在变成滞胀了。包括70年代,那个时候滞胀出现以后,也认为是凯恩斯主义惹的祸,实际上这是对凯恩斯不够了解。列宁曾经说过,凯恩斯是工人阶级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这么说他?就是因为凯恩斯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坚定维护者,他对所有能够损坏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这些现象和出现的这些事物他都觉得不能接受,包括通货膨胀。他早就说过,通货膨胀会把资本主义的资本制度给摧毁,不能搞通货膨胀。不是说主张财政干预就是主张多花钱,不是的,财政干预有多方面的,财政不能多花钱,多花钱是谁的思想?中央银行的思想,凯恩斯有一个什么观点,他认为在治理经济衰退的时候,货币政策是有用的,但是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这是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说明什么?后面潜台词就是财政是主要的,货币政策是次要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靠花钱,花钱能带来经济增长吗,不一定。当然中央银行货币投放多了,到了我们口袋里面,大家对未来不看好的话,你会去增加投资吗?你肯定不会增加投资,你会增加消费吗?也不一定,因为你担心经济一直不好,未来我工作没了,我的生活来源怎么办?现在有收入我藏点起来,我的消费倾向肯定会下降。所以在理论上有这么一个说法,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他的功能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主要是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能增加货币投放吗,财政部门没有货币的发行功能,但是它可以发债,通过发债政府筹集资金,然后把这个钱用出去,政府用什么来筹集到这个资金,靠它的信用,这个政府越是强大,信用动员能力就越是强,人们为什么愿意买美国国债?觉得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美国尽管现在遇到了问题,但是美国国债还是所有国债当中最值得信赖的,它能够筹到钱就有办法调节经济。财政是最重要的,财政政策不一定要通过增加货币的投放,通过财政的信用来动员闲置资金。改变资金的结构,而不是改变资金的总量。所以通货膨胀不是凯恩斯惹的祸,这对他来讲是一个误解。而且凯恩斯代表作叫做“通论”,这里面提出一个观点,如果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经济始终保持准繁荣阶段,什么叫准繁荣?没有达到真正的繁荣,达到真正繁荣那通货膨胀就起来了,没有达到真正繁荣之前经济总是留有余地的,这是主要的观点。

另外人们对凯恩斯主义有一个误解,把凯恩斯主义里面的思想根基抽掉了,认为凯恩斯主义就是强调政府干预,政府强势干预,这也是一种误解,包括我们现在,完全是相信政府的力量,搞国进民退,这是一种误解。他强调是利用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扩大市场需求,摆脱经济危机,这才是凯恩斯主义的本意。我们看到了美国遵循凯恩斯主义,所以美国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在2008年之后出现了急剧的上升,主要是摆脱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的债主遍布全球。大家都认为美国经济都是别的国家帮它支撑起来,不能这么说,美国的国债主要持有者还是美国,美国社会安全结构基金占有2.67万亿的美国国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占有1.63万亿的美国国债,中国在去年6月份是1.16万亿,现在大概是1.1万亿,还有美国家庭持有9594万美国国债,美国国债60%以上还是美国自己所持有。

为什么说美国的问题不是很大呢?美国现在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了好转,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从去年第三季度起消费就业增长,制造业的扩张,房屋的销售都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房屋销售,9月份一下子改变了连续4个月减少的局面,增加了5.72,房地产业是美国支柱产业,跟我们一样,房地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这个是不容否认的。有很多人强调调控没有什么影响,居然否认房地产是中国支柱产业这样的说法,这种研究的态度不严肃。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2.5%的趋势,明显比前两个季度要快。第一季度是0.4%。第二季度是1.3%。第三季度是2.5%。第四季度估计2%是可以的。2%这么低但是基数大,它在2010年的时候,GDP总量是多少?15.6万亿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就是增长2%,也增长了3000多亿美元,这是中国将近2万亿人民币的概念。11月份美国就业率继续回升,失业率从10月份的9%,下降到8.6%,是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水平,说明就业已经开始好转了。同时消费和地产也出现了利好,汽车销售一下子大幅上涨3%,在这个带动下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所提高。

美国失业率为什么会那么高?就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什么叫危机?金融危机背后的实质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过剩危机。产品生产多了,前一段时间经济高涨,大家拼命生产,但是生产供给超过了需求,你卖不掉多下来,多下来怎么办?你不能销毁掉,销毁掉资源浪费。只能通过市场的办法,强行减少生产,减少生产带来的后果就是失业增加,这就要用市场的办法,我们用什么办法?我们用政府强行推进的办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