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午:农民企业家解读三农问题

作者:孙大午发布日期:2003-04-18

「孙大午:农民企业家解读三农问题」正文

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来到这个地方,这里是个神圣的、令人向往的地方,尤其对于一个农民。我今天感到非常激动,我为北大这种思想学术学风的开放感到高兴,因为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能让一个农民或者一个私营企业主坐下来讲一讲心里的感受,不管我讲得好不好,这本身就有特殊的意义,就是一种象征,因此我为北大感到骄傲。我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对我也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因为我现在毕竟是一个农民。

我今天要谈的题目就是解读三农问题,主要是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第一,我要谈谈目前流行的一些主流提法。

首先说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好多年了,一开始是/" 两高一优/" 农业,高产高效优质。实际结果呢?是高产没有高效,优质没有优价。国家提倡产业结构调整,好像就是种菜种果树,农民大量地种,种菜据说现在全国种到了2 . 5 亿亩,人均达到二分菜地,今年的统计数字说是4 . 4 亿吨,占全世界蔬菜产量的7 6 % 。果树呢?大家都知道好多水果不再摘果了,比如我的1 5 0 0 亩葡萄,是美国提子,还有一些市场。而我隔壁的葡萄园就不摘了,每斤三两毛钱,雇工钱都不够。历史上杨贵妃吃的荔枝现在运到北方来,贱的时候才八九毛钱。这样下去,产业结构调整还能走多远?哪里出了问题?我和一个同学探讨的时候认为:问题就出在一百个厨师给一个人做饭。我到黄土高原陕西山西去,有意识地看了一下,那地方的官员们还在鼓励农民“优质高效”,要瞄准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去生产蔬菜和水果。这样的事情是很荒唐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一百个人给一个人做饭,这一个人也只能吃一两个厨师的饭,做饭的怎么会有出息呢?事实上这个路是行不通的。生产容易消费难,十亿农民瞄准城市人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大于求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第一点。(www.bdjt.com)

其次是“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也有十年了。成功的小城镇有,但是廖廖无几,可能沿海有。如果在内地、西部地区,就算产生了小城镇,也都是政府投资的政绩工程,无非是修花园,拓公路,建房子。我就想小城镇的投资主体是谁,如果不是农民自己自愿地去建小城镇的话,政绩工程建成了以后,政府再去搜刮民财还账,这个路能行得通吗?就算你不用老百姓还账,让农民白住到那个小城镇里面,他去不去?我认为他是不去的。他去那儿干什么?去那儿享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农民是享受不起的。这个“小城镇建设”是不宜提倡的。1 9 9 8 年在中南海有个座谈会上,我去了,四川绵阳介绍经验,当时领导还夸他们。什么经验呢?卖户口。当时我心里就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现在又提出来‘农民要向城市转移,农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我觉得这个事情又是行不通的。先说咱们现在国家的城市是个什么状态。咱们就以北京为例。北京城是一圈一圈往外扩,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中间是中南海,也就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然后才是商业中心。我们国家的口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但是城市却是以政治为中心建设的,那么农民进城能够干什么?搞政治?搞文化?搞经济?搞商业?只有个别的人或者少数的人能做点小买卖,当然也不乏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咱们说的是大多数人。农民进城就得是打工卖苦力,同时带来非常危险的因素。农民在农村不会发生暴力革命,但是农村问题一旦成为城市问题的时候,国家就要乱了。再者说,2 0 年后,我们人口将达到1 6 亿,城市能有多大的容量?我昨天从网上看到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接近1 4 亿,农村人口是9 . 3 亿,生活在县以下的还有1 . 5 到1 . 8 个亿,也就是说有1 1 亿左右生活在县以下,城市仅仅有2 亿多人口,如果让农民进城,城市有多大的容量?农民进城以后又干什么?我觉得这招也行不通。那么农民自己能够城市化吗?谁来投资?我觉得国家不投资建小城镇都难,国家也没钱,就是国家有钱也不可能给农民去建城市。我觉得让农民进城、农村城市化是一个梦,是农民一个遥远的梦,不符合现实。(www.bdjt.com)

再次,给农民以国民待遇,那就是给城里人待遇。城里人享受的社保也就是最低保障、医疗教育,能够给农民?国家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拿什么给?给得起吗?这些提法好是好,但行不通。不要说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义务教育法出台十年了,在农村有这个“义务”教育吗?农村的教育附加、教育集资能够去掉吗?去掉以后教师的工资谁来发?国家拨款拨得非常少。义务教育法都行不通,咱们还奢谈什么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我觉得这是一个愿望,一个理想,不合国情。我想,谁当国家主席也做不到,哪个党去执政也做不到。

最后一点,费改税,减轻农民负担。这一点应该说是有成效的,大约全国减去了4 0 % 。我来以前调查了三个村的农民,现在每一亩负担轻的是3 7 ,重的是6 8 ,中间的是5 1 。现在农民人均土地大约是一亩半,也就是说人均负担在7 0 到8 0 之间。减负是减去了,但是减去的是农业税和/" 三提五统/" ,农业税很轻,重的是/" 三提五统/" ,就是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这是/" 三提/" ;/" 五统/" 包括教育费、民兵统筹、计生统筹、交通统筹、卫生防疫、治安联防等,这些加在一起,一个农民负担现在大约是7 0 。这些东西能够减下去,那么不能减下去的还有多少呢?生猪屠宰、粮食流通、河道工程、水费,这能减吗?部门下来收费的非常多,尤其是对一些中小型企业。一个农民仅仅减去四五十块钱,我不是说不好,但是能使农民富起来吗?我想就把这点税费全砍掉,能够富吗?一个农民少交这1 0 0 ,是不是就有出路了呢?咱们

的官方统计数字,是收农业税大约4 0 0 个亿,收/" 三提五统/" 8 0 0 个亿,朱总理说一共1 2 0 0 个亿,李昌平先生说远远不只这一点,大约在三四千个亿,但我要说的数字还大,得六七千个亿。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朱老板在中央,1 2 0 0 个亿是统计局上去的。李昌平说得也没有错,比如县里,水利局编制3 0 个,实际开支是3 3 0 个人。大家想一想,3 0 个人的编制报到朱总理,3 3 0 个人是李昌平看到的,那我孙大午感受的是6 6 0 个人。他们在下边吃喝拿、索贿,这部分钱是见不着的。中央看到的是1 2 0 0 个亿,乡干部知道没有三四千个亿养不了那么庞大的官僚队伍,我们搞企业的感受还得翻上一番。如果大家不相信,应该去分析一下银行的存款怎么增长这么快,看一下各个县里、城市里那些豪华的住宅,这些钱从哪儿来的?(www.bdjt.com)

有一个大数字我非常怀疑,就是这个G D P 增长到1 0 万个亿。但是有两个数字我是非常相信的:去年国家的税收增长了2 0 % ,收了1 . 6 万个亿,银行的存款增长了1 . 5 万个亿。第一个数字为什么不相信?先说农民这一块,人均纯收入说是2 4 0 0 元。我也搞了个调查,走访了很多农民。比如一个农民跟我说:种小麦(每亩)用底肥7 0 、耕地2 0 、种子2 0 、播种费8 元、浇水2 0 、锄草灭虫5 元、追肥3 8 、收割费3 5 、人工(一亩地两个工)3 0 、防灾保险8 毛;种玉米(每亩),秸秆粉碎2 5 、种子1 1 . 5 、底肥4 2 、追肥3 0 、锄草灭虫5 块、浇水水电费2 0 、收获费3 0 、费改税5 8 ,一亩地下来成本近5 0 0 元,每亩产小麦7 0 0 -8 0 0 斤,玉米7 0 0 -8 0 0 斤,一共1 6 0 0 斤,卖五毛钱一斤,一共是8 0 0 元,减去5 0 0 元的成本,剩3 0 0 元,没有算他个人的成本和劳动,要是一亩半只剩4 5 0 元钱,我就纳闷这纯收入2 4 0 0 元钱怎么出来的。1 9 9 8 年那次我在中南海汇报,就讲到这个数字水份太大,领导问我水份有多大?我说咱们今年年增长8 % 这个数,拦腰砍一刀还有水份。他说你有什么根据呢?我就从养鸡这一块说起。我说我是河北省的养鸡状元,在河北省我养鸡是最多的。咱们统计局和报纸公布河北省养蛋鸡5 亿只,全国人均鸡蛋是1 7 . 5 公斤,我去年卖了小鸡4 0 0 万只,有2 0 0 万只是小公鸡,2 0 0 万只小母鸡如果长到产蛋期就按9 0 % 算(国标是8 5 % ),到下蛋的时候就剩下1 8 0 万只。河北省是1 0 7 个县,就算每个县都有个大午集团,才2 亿只产蛋鸡,事实上五个县也没有一个大午集团,这5 亿只产蛋鸡从何而来?中央说今年要增长8 % ,河北省定的是9 % ,要高于西部各省,保定市要争取做贡献,定的是保1 6 % 争1 7 % ,我们徐水县是给保定市做贡献的县,定的年增长2 3 % ,大午集团所在镇这个数字我就没办法填了,我给他们盖章让他们自己填去。这个数字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对这个数字非常怀疑。税收1 . 6 万个亿我相信,而且我觉得收了有2 . 6 万个亿。1 9 9 8 年,有个中兴集团,董事长和我同龄,我问他/" 今年地税拿了多少/" ,他说拿了1 0 0 万,我说/" 你真挣了不少钱/" ,可他说他赔了6 0 0 万,我问他“那怎么可能拿了1 0 0 万的企业所得税?”他说人家税务局要征这么多,我说“要征得有账啊”,他说人家不按账,按销售额征,认定每销售1 0 0 元的产品至少有1 0 % 的利润,所以就有国家的税收3 . 3 % ,他说他去年的销售额是6 0 0 0 多万,所以得拿1 8 0 万的所得税。这个数字就是这么征上来的。我为什么说远远不只1 . 6 万个亿?我曾在一个贫困县建过一个加油站,从1 9 9 7 年1 月2 1 号建站,到2 0 0 1 年8 月2 2 日总共的费用(吃喝花费、税收)是2 9 8 2 0 0 ,其中国税收的有1 3 8 8 0 0 ,以收税为名收了地税3 9 0 0 0 ,其中没有收税凭证的一个7 2 2 2 ,一个2 4 8 0 0 ,这是3 1 0 0 0 ,也就是说地税入库只入了7 0 0 0 块钱。加在一起真正入国库才1 4 5 0 0 0 。我这个企业一共花了2 9 0 0 0 0 多,入库入了1 4 5 0 0 0 。所以说正税只占了一半,那一半就是吃喝花,送礼。有人说:你愿意送。这就太委屈我们了,谁愿意出这钱?若有人说:你为了少纳税,那更冤枉。我们的帐目齐全,有据可查,从没有少申报,更没有偷漏税。(www.bdjt.com)

银行存款猛增,企业却纷纷倒闭。腐败都摆到大街上去了,豪华的住宅一套接一套。我大胆地估计一下,现在九万亿的存款,有8 0 % 的存款在5 % 的人手里,而不是像他们说的2 0 % 的人占有8 0 % 的资金,5 % 在咱们国家是6 5 0 0 万人,一个人十万就是七万个亿。如果真要是2 0 % 的人占有8 0 % 的款,这个社会还是能够前进的,能够拉动经济的,但现在走不下去了。

今天下午有人跟我说,现在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功利主义者,不关心政治和国家了,我说不能那么想,北大的学生平民家庭甚至穷学生居多,人们首先要求得到温饱,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咱们要求北大的学生还像五四的时候那么热血沸腾为国家,就要求太高了,那时候上学的人都是有钱的人,毛泽东说是个富农出身(可能是个地主也差不多),他来到北大图书馆还是最让人瞧不起的人呢。

再说回来,减税费确确实实也行不通,因为减一时还得出现反弹,端国家饭碗的吃喝怎么办?你说中央怕农民闹事,我看是更怕当官的闹事,中央还得依赖他们。再者说,也不能说农民负担重,7 0 元钱怎么算重呢?相对于他的收入来说重了,但相对于这个时代,相对于国家的发展建设来说,目前农民给国家贡献太少了,农民的产值按现在的统计占全国G D P 的1 5 % ,十亿人只占1 5 % ,这是多么的少啊。农民并不是不想贡献,也不是不能贡献,农民很勤奋愿意劳动,只是太穷了,给国家贡献不了。真要是有出路的话,农民为了这7 0 元钱敲锣打鼓的抗税,可能吗?怎么会出现刁民?没有刁官哪来的刁民?没有政府的压制,农民怎么会出现反抗?说农民穷农民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时候不苦?农民推着小车把胜利推出来了,你给了农民以希望,农民就拥护你。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