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论共同富裕

作者:周波发布日期:2012-08-14

「周波:论共同富裕」正文

内容摘要: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可是现在还没有设计好共同富裕的景象,更没有共同富裕内容、路线、发展阶段方面的规划。本文构思了共同富裕景象、共同富裕内容、路线、发展阶段,以及现在共同富裕战略理念和现在的具体战略举措。

关键词:共富景象共富内容共富路线共富阶段

作者简介:周波,西藏公安消防总队现役军人,个人专著《劳动论》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千年之志万年之梦,不论是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或是封建主义或奴隶主义,人类社会都在讴歌、唱颂这个美好的理想。从人类赤脚踏入阶级社会的时刻,就深刻感受到阶级剥削之残酷、压迫之痛苦。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硕鼠》中,劳动人民就悲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表达剥削的痛苦;高歌“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表达无剥削的向往。随后,还有中国几千年来的仁人志士在颂唱大同社会。在西方,首先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后来空想社会主义转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由此诞生!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出现了众多的社会主义革命活动,全人类都在为这个理想战斗!在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总结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成为了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目标。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想把基尼系数控制到理想状态,实际上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另一种展现形式。我相信,这种向往!这种追求!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世界人民的梦想!综合上述,共同富裕是东西合壁、中外合谋、千古同道的产物,实乃世界之志同道合。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更是全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纵观世界历史,反对剥削的主体不一样,反对剥削的形式也不一样,但是这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表达形式不一样,主题灵魂却都是一个,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将是伟大神圣的世纪之歌!振奋人心的世纪之歌!情绪高涨的世纪之歌!优美典雅的圣经颂词也无法与之媲美,我们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社会主义政党和国家在努力寻求和探索共同富裕道路,希望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来谋求共同富裕,同时也努力化解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政党和国家的伟大使命,但是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完成的使命。在新的世纪里,社会主义政党和国家是肩负人类社会共同富裕之理想的伟大先驱。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不是和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相并列或者对立的拙劣主张,而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因为共同富裕是针对全人类而言的,不仅仅是劳动力拥有者的梦想,也不仅仅是劳动物质拥有者的梦想,还不仅仅是劳动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文化等)拥有者,更不仅仅是单纯资本拥有者的梦想,而是社会各个阶层的梦想。各个阶层都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不是打倒有钱人的富裕,她是一个创造更多的财富的富裕,是为社会各个阶层创造财富的富裕,是天下苍生均有钱消费的富裕。

一、共同富裕的景象

在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人民安居乐业,各种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和扶持,所有勤劳而积极思考并遵循道德规则的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在个人经济安全方面。在共同富裕社会里,有专门的经济培育体系,对新生人民群体和处于经济弱势的人民群体进行经济援助和扶持。这个体系主要对竞争能力不足的劳动力、劳动文化和劳动物质进行培育、支持和帮助;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帮助和资金援助;对各种竞争能力不足的企业进行资金、技术方面的援助。但是,这个经济培育体系的职能是提高劳动群体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提供免费的生活福利。实质上,经济培育体系不仅是针对个人的经济安全体系,同时也是经济团体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以对经济产生实际的发展作用,而且给予所有人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在个人资产方面。每个人都拥有经济资产和生活资产。经济资产是指个人用于商业经营和发展个人事业的资产,对这些资产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也拥有经济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生活资产是指用于个人生活、学习、出行、交际、运动等方面的资产,对这些资产同样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在经济地位上,整个社会趋于一致,每个劳动者都是老板、管理者和创新发明者。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一定的经济资产,并且其经济资产产生的收入足够承担生活资产的支出,也就是经济收入能够满足富裕生活的需要。

(三)在成果分配方面。有公平分配、按劳分配、创新分配和公正分配四种主要分配方式。

公平分配是指不讲劳动效率、创新成果和资本投入的分配方式,是一种带有社会战略性的平均分配,其目的是对社会新生人群和落后人群进行发展性扶持,以及全民性的战略扶持。

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效率和劳动数量进行分配,均按照社会标准劳动进行计算,其目的消灭纯粹的劳动力剥削。

创新分配是根据个人创新成果产生的经济作用进行分配,按照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计算,目的是消灭劳动文化剥削,提高劳动者的经济收入。

公正分配是按照劳动效率、创新成果和资本投入进行分配的分配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劳动物质衍生和维持劳动物质的资本,劳动力也有衍生和维持劳动力的资本,劳动文化也还是有衍生和维持劳动文化的资本,资本不是某种劳动要素的专有,每一个劳动要素都拥有自己的资本。形成劳动力、劳动文化和劳动物质的所有资金耗费,以及三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和运营性资金耗费,都成为整个劳动的成本,称为资本投入;在分配过程中,一方面资本投入需要完全回收,另一方面按照劳动力、劳动文化和劳动物质各自的资本投入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分配增殖价值或利润,其目的是要全面消灭劳动力剥削和劳动文化剥削,以及对资本的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公平分配、按劳分配、创新分配和公正分配四个分配方式构成整个分配体系,全面消灭剥削,在共同富裕社会里将没有任何剥削,人民群众个体也都充分享有应有的劳动成果。

(四)在劳动者解放方面。在共同富裕的社会里,劳动者将从繁重的苦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从危害身体健康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人类社会将通过机械劳动、信息劳动、智能劳动等劳动升级,把劳动者一步一步的解救出来,使劳动者脱离苦力劳动,远离危险环境。劳动者的苦力劳动部分和危险劳动部分,将通过劳动者的信息指挥和智能机器的合作来完成。

(五)在日常生活方面。所有勤奋劳作和思考的人,都充分享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清洁安静美丽的家居环境等生态条件;足够的房屋居室、适合的家用器具、安全卫生的饭菜、舒适的衣服、健康的精神产品、快捷的信息等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娱乐活动、愉悦的交际平台、舒适的社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健身、购物等)、宽松的个人时间等活动条件;小有所长老有所养、安全幸福的精神状态等养息条件。

(六)在民主权利方面,不仅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一系列民主权利,而且享有民主方面扶持帮助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权利比较资本主义民主权利的优越性,就体现在不仅仅是依靠个人活动能力实现民主权利,而是拥有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扶持和帮助来实现民主权利。(民主权利不是题目内容,就不多阐述)。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总结,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目的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社会景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极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末期形态,离共产主义社会只差一步。当人们开始自觉放弃个人拥有的经济资产,并纳入全民经济体系和管理的时候,就直接迈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二、共同富裕的内容

共同富裕是一个久远的历史课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未来课题。那么这个课题的共同富裕到底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分析:

(一)共同方面的含义:

一是经济地位平等,共同享有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在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里,所有人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不是简单的法律规定或者社会认识,而是体现在经济优势上。即:不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或者政治的手段来维持保障经济地位的平等,而是各个阶层和劳动者个体在经济要素方面拥有相互抗衡的经济实力。通过经济措施的努力,将把劳动力和劳动文化培育成可以与劳动物质相抗衡的劳动因素,同时都具有资本抗衡的能力。在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里,没有雇佣关系,也没有资本家或者无产阶级,而是劳动力及其资本的拥有者、劳动文化及其资本的拥有者和劳动物质及其资本的拥有者,以及单纯的资本拥有者。各种拥有者的地位是一致的,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里,更体现在经济优势里。由于经济地位的平等不是一个政治虚名或者法律虚名,所以会直接共同享有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

二是公正公平分配,全面消灭剥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剥削有劳动力剥削、劳动文化剥削。劳动力剥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回收不完整,劳动力成本包含从把胎儿培养成劳动力的所有资金耗费,以及在形成劳动力后维持和发展劳动力的所有资金耗费,当然享乐性的资金耗费不计算在之内。如果成本不能回收,那么劳动力的耗费上就直接形成负资产或者说仅有最低底线的自然生存和繁衍的资产。这些成本的回收应当可以维持劳动者一生在衣、食、住、行、医疗、健身、学习等方面的资金耗费。可是,许多的劳动者是居无定所,医疗无钱,养老无钱。在当前,众多劳动者无法偿还父母和社会的养育、培养的资金耗费;开始劳动后无法购置维持劳动力存在的房屋和一些生活、学习、工作等必须品;失去劳动力后无法安度晚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当知道到底是当前的生产力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剥削造成的。二是劳动力创造的相应的增殖价值部分或者利润部分被剥削了。结合第一点,那些产生、维持劳动力的资金耗费形成了整个劳动力的成本,但是这个成本并没有象劳动物质和资金那样成为生产成本,并参与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分配。凭什么劳动物质的资金耗费和直接的资金耗费成为了分配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资本,而劳动力的资金耗费就不能参与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分配呢?这就是剥削!当前我们许多劳动者不仅应有的增殖价值或者利润被剥削了,甚至连成本都被剥削了。劳动文化剥削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创新研究没有得到正确的增殖价值评估或者利润评估,它们应当拥有的增殖价值或者利润被一个简单的奖金或者工资、甚至是几句奖励的话就代替了。这就是劳动文化剥削!总体上讲,劳动力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劳动文化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也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当然,劳动物质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也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单纯的资本同样享有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劳动要素都必须拥有资本才可以存在,都必须享有资本的一切权利。共同富裕社会将实行公正分配、按劳分配、创新分配和公平分配,彻底消灭剥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

(二)富裕方面的含义:

一是物质产品方面的富裕。人民群众拥有丰富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物质必须品。物质产品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标志和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指数,没有丰富的物质产品,就不可能算为富裕。

二是精神产品方面的富裕。这包含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精神文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本身载有意识事物的一类文化产品,如书籍、光碟、硬盘、报刊、邮册、图画、相册等,这些产品物质本身并不是消费需要的,需要的是其载有的意识事物。如果将其载有的意识事物转载到其他载体上,就不再是精神产品了,就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物质产品。另一类是本身就是精神产品,如盆景、雕塑、饰品、古玩、歌舞、戏剧、影视、相声、小品、演说等。

三是服务劳动产品方面的富裕。这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可以充分享有医疗、教育、保险、健身、娱乐、购物、交通、救援、交际、法律、政府服务和民主维权等服务方面的权利和条件,同时包含市场上广泛存在的服务劳动产品。

四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富裕。这是指人民群众均能享有安全、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就是拥有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清洁安静美丽的环境、健康的活动空间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消费和生活的基本要求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仅有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是不够的。共同富裕的需求内容应当按照当时人民群众或者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标准进行定义,并且可以适时调整。

三、实施共同富裕的战略理念

(一)共同富裕不是打倒资产阶层而富裕工人阶层,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