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芳: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效、难点与建议

作者:郑良芳发布日期:2014-05-13

「郑良芳: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效、难点与建议」正文


在论述一年来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收到初见成效和存在难点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稳妥地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相应提出了十二条看法与建议,供探讨。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来又批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泉州、义乌、丽水等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而今,这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改革成果,存在哪些难点,还须从哪些方面继续推进改革,如何才能确保金融综合改革取得成功,对此作些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一、金融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2013年,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来看,做了大量工作,改革初见成效。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更为完善,建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并颁布温州民间借贷利息指数;建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设立单独的制表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此外,在监管体系上也有所突破,成立了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仲裁庭、金融法庭等。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首单企业债券发行;首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中期票据业务、小贷公司私募债业务相继启动;华峰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8亿元的企业债,成为温州首发的民营企业债券。这一年,温州金改试点围绕“民间资金多,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确定了78个具体项目,总体进展顺利。这些成效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有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温州金融办在一份调查报告中称:“温州民间资本高达8000多亿元,并且每年以14%的速度递增。自温州实施金融综合改革以来,相继有11家龙头民企发起设立了11家村镇银行,有1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申报转制村镇银行,有多家民企申报创办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三类主打‘民资牌’的金融机构各有一家经审核通过,已分别上报浙江省主管部门及中国银监会。民资金融机构的筹备经历为温州试点自担风险的民资银行打下了基础。”

温州民营企业民间借贷危机造成一些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2012年年底,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高达3.75%,平安银行温州分行不良贷款率去年11月一度升至9.48%,广发银行温州分行去年底不良贷款率达10.10%。基于此,温州当地成立了三家民营资本管理公司,已开始收购不良资产。温州的瑞安华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已收购工商银行温州分行2.7亿元不良资产;华夏银行温州分行也已与苍南润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达成1亿元银行不良资产转让协议;海螺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与工商银行温州分行亦达成l亿元的不良资产收购协议。

温州银行是温州金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行为了配合“温州金改”也出台了《温州银行参与温州综合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加强自身金融服务能力和资金融通功能,将在申办代理发行各类债券产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加强与保险、租赁、信托、基金公司、民间金融管理机构合作等方面大胆尝试,积极参与“金改”重点项目建设。

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也取得阶段性成效,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支农水平持续提升。继续推进“信用惠农”工程,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借款企业的资信评级工作,稳步推进农户、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加大涉农信贷产品创新力度。目前,累计发放石雕抵押贷款4.9亿元;茶园抵押贷款1460笔、余额9033万元。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利用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在全市9个县全面推广“集中授信整体批发”小额农贷业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引导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到县城和农村地区设立10家支行。设立全国首个村级外币兑换点,目前已累计办理代兑金额2.03亿美元。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建设2000家以上小额取现、代理转账等金融服务。

福建省泉州市被誉为“民办特区”的泉州民营经济年均增速超过30%。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据估计,泉州本地民间资金超过4000亿元,加上外地侨资可能高达2万亿元。泉州金融改革主要目标是建设“四个试验区”:一是巩固泉州实体经济发达的优势,打通金融资本与产业对接通道,建设实体经济试验区;二是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引导规范民间资本发展,建设民间金融创新试验区;三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的金融发展环境,建设金融生态试验区;四是积极扩展两岸三地金融合作,促进金融资源集聚和运用,建设台港澳侨金融合作试验区。泉州金融改革将努力为实体经济带来“鲶鱼效应”、“磁场效应”和“杠杆效应”。

梅州是广东农业大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真实写照。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2009年,梅州率先在广东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开始了“破冰之旅”。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梅州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了所有行政村,打造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梅州模式”,积极创新开发山区涉农信贷产品,降低了农户获得金融服务难度和金融交易成本。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5390元提高到2012年的9066元,年均增速达18.93%,使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梅州经验”。

湖南沅陵是国家级贫困县,在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6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先后建立了兰波投资担保公司、民金小额贷款公司,建起了23个乡镇金融服务中心,在102个村建立了金融服务室,农村贷款“桥梁”基本搭建成型。农村金融服务中心以信用创建、贷款推荐、金融宣传、协助保费归集和理赔等为主要职责,建立了贷款管理新模式,由原来银行独自管理转变为“银行为主、农村金融服务中心为辅”。今年以来,经金融服务中心推荐,全县已获得贷款6800万元。

 

二、目前推进金融综合改革的难点

温州市市长陈金彪认为,目前存在民间借贷活跃与监管力量薄弱的落差。他呼吁全国人大能够出台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让民间借贷有法可依,并希望监管部门早日出台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细则,以利于民营银行的组建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胡季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现在90%的小微企业根本没有拿到过商业银行的贷款。他们往往只能依靠小额贷款公司。胡季强表示,小额贷款公司往往成了众多小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他呼吁金融改革给予小贷公司更多的政策优惠。

温州金融改革迟迟未取得大的进展原因,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有以下四个难点:一是民间资本在设立金融机构方面的融入度低;二是利率市场化缺乏试点,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难度很大;三是个人资本、海外直投,尽管已经列入试点条例,但是未进入实际操作;四是地方金融监管身份尴尬,是否合法还未有明确定论。

温州鹿城捷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人、温州开元集团董事长李跃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对于转制,小贷公司积极性很低。根据规定,小贷公司转制必须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方,民营公司无法控股,相应的监管措施也迟迟没有出台。如果只是想参与村镇银行经营,我们大可通过购买股票等方式,何必成立小贷公司再转一圈大费周章呢?”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中央审批通过已有一年多,但区域内银行系案例陆续爆发,民间金融危机向银行系统蔓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高,防范风险形势严峻。

 

三、看法与建议

1.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取得改革成功,要切实贯彻“注重服务实体经济”这条贯穿金改的线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离开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乃至全国能否重振制造业,能否回归到实体经济,能否铲除民间借贷风险的基础,这关系到经济能否稳健发展。国内外的实践均已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有依靠制造业的振兴,才能走向稳健发展和强大。

2.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破解支小支农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有针对性地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农村经济和小企业发展实际的担保机制和方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融资担保体系。要采取推进财政出资、行业协会组建、商业性运作、村级担保基金四个层次的担保体系建设,因为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担保体系,能对小企业和“三农”贷款进行了担保,各种金融机构才敢于对小企业和“三农”进行贷款,支小支农融资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支小支农信贷业务和产品创新,可借鉴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在温州设立产品创新研发基地的成功经验。用他们成功的经验,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放到金融改革试验区进行先行先试,创造了成功的创新经验后,可在全国逐步推广。

4.地方金改试点,要树立为地区经济和产业升级服务的指导思想。比如,浙江义乌的诸项金改措施,正契合了地区经济的特点。义乌是世界闻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国际贸易的窗口。此次公布的贸易金融产品、人民币跨境业务等创新,既有利于义乌市提升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外贸格局,打造层次更高、更为完整、更有聚合力的国际贸易链和供应链,又依托义乌的国际贸易优势,试点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从金融功能来看,结算、信贷、兑换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工具,因此,金融专项改革不仅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的配套措施,更是综合改革的支撑和推动力。推动区域性货币兑换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能够为义乌的产业链和贸易链提供定向支撑,从而完善贸易组织体系,为潍坊、余姚等地正在兴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提供经验。

5.温州金改想要提速,就要让民间融资真正实现阳光化,真正发挥民间资金扶持中小企业中的生力军作用。这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主张。他从企业商会的角度建议,可以从六方面突破:一是为村镇银行松绑,降低村镇银行的设置门槛,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作为平等主体都可以作为主发起行;二是打破垄断,允许设立以民间资本为主导的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等;三是可以以小贷公司作为主发起人筹建村镇银行;四是为民间借贷立法,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在全国人大没有出台民间借贷法之前,地方政府可率先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如尽快制定出台《温州民间借贷管理条例》;五是小贷公司实施备案制,由各省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立符合省内小贷公司运行的标准及数量规模,不由国家“一刀切”,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型银行的审批权下放到省一级人民政府,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六是秉承“轻准入、重监管”宗旨,发挥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作用。笔者认为,他上述六条具体建议是言之有理,可供决策部门决策参考。

6.专家建议,各地方政府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必须要抛弃“一哄而上、贪多求全、食而不化”的心态。毕竟,不务实的“金改”,不仅成本高、容易走进误区,而且一旦失败了,对地方经济也会有很大负面影响。“金改”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地方政府应在“金改”过程中根据国家金融战略,站在服务国家金融改革大局的高度,选择最易突破的领域作为优先改革目标,通过错位发展、多点突破,积极带动当地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7.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要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还要加快发展“内生”――农民资金互助社。各种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真正内生于农村、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因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农民的资金互助社这个金融核心的扶持是寸步难行。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