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 方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正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回顾和总结这一影响世界格局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寻求发展的机会,在参与国际交换、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这无疑是最宝贵的基本经验之一。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进程的简要回顾
1978年5月11日,由南京大学胡福明老师为主要作者的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讨论,这成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准备。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走上了开放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本文以对外开放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为依据,把我国对外开放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到1991年是探索阶段,其重要标志是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2年到2001年是对外开放高速发展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2001年11月以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对外开放的探索阶段:发展外向型经济
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体制改革相似,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总体上也走的是一条“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语)的“渐进式”开放道路,采取的是“梯度开放”的战略。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正式起步。此后,从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再到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开放区;从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到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4个北部口岸,及至批准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中国的对外开放渐次有序地推进。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即改变原来的与世界经济隔绝的封闭式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的机遇,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开放目标上,主要是解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储蓄和外汇的“缺口”,以解决国内经济发展资源瓶颈问题。在开放区域上,以特区、保税区等“点”状开放为主,沿海、沿边推进,基本定位于建立中国和世界相联系的“通道”。在开放政策上,推行进口替代和鼓励出口并举的贸易政策。在进口政策上,鼓励引进适用技术,采取各种保护贸易的政策和措施诸如关税、配额等手段保护国内市场,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实现一般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在出口政策上,主要通过奖售、本币低估等措施来扩大出口,以解决国内经济发展外汇紧缺问题,同时改革外汇资源配置制度,实行汇率双轨制,并引入出口退税制度,对加工贸易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外资政策上,逐步下放外资投资项目审批权,为外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改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并对产品出口型、技术先进型外资企业给予更优惠的待遇。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对外开放的最大成就是在沿海(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发展了“三来一补”工业,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开始以要素和资源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中国的对外开放从一开始就是改革的产物,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对外开放,打破了中国长期存在的高度集权式和行政式的经济管理体制,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的障碍。中央政府通过兴办一系列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并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引入国际通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这起着引导国内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2.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阶段:发展开放型经济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全面加速推进的时期。1992年,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瑞丽、凭祥等13个沿边城市,进而开放太原、合肥、成都、西安、银川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2000年,国家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到广大西部地区。至此,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地域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即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国内的经济发展。在开放目标上,主要是抓住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加工中心,大力推进中华民族经几代人努力尚未完成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开放区域上,由特区到沿海、从沿海到沿江、从沿江到沿边、进而到内陆,实现由点状开放向全中国区域全面开放。在开放政策上,引进外资和利用外资带动出口成为了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重点,主要表现为对外资的政策由管理型转向全面鼓励型,实施了更大力度、配套性更强的外资政策,并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各级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中国政府采取了更为开放的外贸政策,逐渐放宽对进口的限制,积极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其他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极大地提高了国内的生产效率,特别是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出口政策上,实施出口优惠信贷政策,通过税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税率,使出口退税成为促进出口的一项最重要的政策措施。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了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1996年1月1日,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八条款规定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对外开放的最大成就是成功构筑了承接国际资本产业转移的平台,在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加工中心,“中国制造”迅速风靡世界市场,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积极申请“复关”和“入世”的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逐渐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3.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经济国际化
以2001年11月中国政府在多哈正式签署了文件加入WTO,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即经济国际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出现三个主要转变:中国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中国经济全面而深入地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
在加入WTO以前,中国的对外开放总体上表现为自主控制下的局部性开放,开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投资领域。加入WTO之后,中国开始由局部性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服务业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包括电信和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都在不断扩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作了广泛的承诺。过去6年多里,中国已全面履行了开放服务业的承诺,按世贸组织分类,中国的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向外资开放,贸易、分销、物流、金融、快递、通信、旅游、运输、法律和建筑等服务领域吸引外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增长。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的平均开放水平相差无几,有的领域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同时,中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中国进入了“双向开放”的新时期。作为WTO正式成员,中国积极遵守国际贸易中被各成员国普遍接受的规则,按照非歧视、更自由、可预见、鼓励竞争等原则,逐步削减贸易和非贸易壁垒,推动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自由化,按照多边自由贸易框架的规定开放市场,并且不断加大对国内与WTO不一致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清理,对国内政府机构和企业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贸易体制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从发展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到全面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发展开放型经济,进而到实现“双向开放”和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经济国际化,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总体上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小康”社会的梦想,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二、为什么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飞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由206亿美元增长至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长至1.52万亿美元;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近14年更连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68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906.3亿美元,中国的近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为71%。①3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亿元增长至24.66万亿元,年均增长10.6%。②导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二是中国具备了发展的条件;三是采取了正确的开放战略,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1.新全球化中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奇迹产生的基础,也是中国奇迹发展的动力,中国是近30年来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个新现象,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起,全球化就已经开始了其历史进程。③迄今为止,我们可以观察到两轮大的全球化浪潮,一轮是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另一轮自冷战结束延续至今。从贸易和投资这两个实体经济层面来看,这两轮全球化规模基本相当。④那么为什么在第一轮全球化中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的幸运儿,而在第二轮全球化中不仅中国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和印度)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认为原因在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与上世纪初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有着重大的区别,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给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发展机遇。
第一,当代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合作、企业竞争和经济竞争为主要特征,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在第一轮全球化中,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要经济强国的对外经济战略是以殖民扩张为依托的自由贸易,他们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本质是为发达国家和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第一轮全球化的外在表现是以争夺势力范围为目标的发达国家之间、垄断资本主义集团之间的暴力竞争,是殖民统治下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国家为主导,以国家对抗、军事竞争为特征的。第二轮全球化则与第一轮截然不同,第二轮全球化是在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发生的。随着冷战的结束,发展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经济正在从以国家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的和平竞争、企业竞争取代了武力冲突、国家对抗,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更多地采取谈判、磋商和协调的方式解决,这使得世界经济形成了一种开放的体系,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利益格局,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第二,当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要素流动为载体,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生产合作伙伴,能够利用全球化获得发展机会。在第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商品和资源流动是全球化的载体,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主要是进行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交换,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用于控制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资源,以保证其国内工业投入的稳定。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和超经济的手段使落后国家成为其原料来源地和制成品销售市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中,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整合成为了最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