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走出去要抓住机遇、防范风险」正文
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是现在有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有过剩产能、有相对富余的资本,这些都是“走出去”可以利用的要素禀赋
中国能不能像林毅夫教授预测的那样有20年继续高增长的潜力,这与我们企业“走出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有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上了一个大台阶。2000年以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非常少,十亿、二十亿美元的规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百亿美元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2008年之后达到500亿~600亿美元。
从存量看,中国目前海外企业投资累计有3000多亿美元,但美国企业海外投资存量有4万多亿美元,德国1.4万亿美元,英国1.6万亿美元,这些老牌的发达国家在海外投资的累积量比较大。
应当说,目前是“走出去”比较好的机会,英国、美国、欧洲的股票市场P/E估值,虽然不是最低,但是相对比较低的时期。虽然我国ODI不是投资到国外股市二级市场,但是ODI投资不管兼并重组还是新项目都与企业估值相联系,现在估值在一个相对合理的阶段。
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是为了获得资源,也有一些是技术研发,还有一些市场开拓或者金融投资。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是现在有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有过剩产能、有相对富余的资本,这些都是“走出去”可以利用的要素禀赋。
中国本土投资回报率较高,中国企业为什么还要“走出去”?从发挥比较优势、分散风险、对冲风险、整合产业链等角度来分析,“走出去”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有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日本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比较慢,但是每年从海外有大量收益,即日本GDP比GNP小,日本的GNP很强劲,收益不错。大家总是说日本“走出去”的一些失败案例,从日本海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看,它有很多成功案例。
三井物产“走出去”有很多成功经验。三井物产是整个产业链的整合,比如,三井物产做金属、矿业冶炼行业,从采矿到运输到冶炼一直到金融期货都做得比较好,它是整个产业链的整合,而且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可见这些集团“走出去”的战略研究有多么超前和长期。
如果做一件事能够布局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效果完全不一样。三井还有一个经验,是“走出去”不求控股,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以少数股权投资的形式进入,然后在对手合作方困难的时候逐渐扩大股权。
中国的一些案例,比如联想收购IBM 的PC业务,虽然盈利不是特别高,但总体比较平稳。吉利收购沃尔沃,刚刚开始,总体来讲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中联重科在欧洲收购混凝土设备,三一重工在欧洲收购一些设备厂,这些“走出去”还是比较平稳,财务上目前看还不错。
我们也有一些可以吸取教训的案例,这不是失败的案例,但能够吸取教训也是非常有益的。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银行,时机不好,正好在危机以前,损失比较大;中铁建在沙特修轻轨,由于对工程困难和成本估计不足,咬着牙修下来了,亏损40多亿元,坚持履行合同、坚持按期完成这条轻轨,但是亏损的。上汽集团在韩国收购双龙汽车,由于工会等原因也“买”了个教训。中信泰富是寻找资源的一个典型案例,澳大利亚铁矿品类很高,但对建路和码头等综合成本估计不足,对当地国家法律环保要求和当地老百姓可能的诉求了解不清楚,预计20亿美元,现在已经投资70多亿美元,将来可能继续追加一些成本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也是对困难估计不足的一些教训。
这些教训案例将来有没有可能走向成功?有的已经不可能了,有的还有可能。我们现在应该尽量遵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尊重当地法律,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敏感性。
综合来看,企业“走出去”应当遵循的原则:一是应该坚持市场化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将本求利;二是产权归属要清晰,责任明确,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谁决策,谁负责,谁承担风险,谁获得收益。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防范道德风险;三是“走出去”项目应能承担合理融资成本,确保现金流覆盖成本。合理成本有利于筛选出优质项目,保证对外投资经济可持续,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现金流应留有余量,以保障流动性安全;四是保障资金安全与合理收益。安全第一,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五是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企业形象、教育培训、当地员工等问题;六是特别注意对外投资的安全问题,审慎评估地缘政治等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