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希望中国实施“教育第一”的发展战略

作者:发布日期:2013-11-07

「柯领:希望中国实施“教育第一”的发展战略」正文

事实上,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近代以来一直把“教育第一”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从而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造就了现代化的国家。请看下面的描述:德国是如何走向现代化的?1806年10月,当拿破仑的铁蹄在德意志的大地上肆虐,最后将西部和南部的16个邦组成莱茵同盟,这些小邦从德意志的版图全部退出时,德意志帝国已经寿终正寝了。1807年7月7日 《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更是普鲁士含羞忍辱地苟活于拿破仑脚下的标志。在四分五裂,颜面全无且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面前,怎么办?怎样才能拯救德意志?整 个民族都在思考。不过,德意志很快便作出了选择,并且,从统治者到学者,到普通民众,其选择都是共同的,这就是发展国民教育――靠教育救国,靠教育强国。 国王威廉三世认为,对国民的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发展措施。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国穷,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 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威廉三世还把自己的宫殿捐献出来用作柏林大学的校舍,教育大臣洪堡积极向国王威廉三世进言,建议加快开办大学教育,认为 大学教育是为国家的政治统一所能做的最重要准备。他说,“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的尊敬。”这时,整个德意 志出现了一种办教育的狂热情绪。人们认为,要救国强国必须在教育上占得先机,必须通过教育唤起一切积极的力量,催醒所有沉睡的人,帮助所有被束缚的人解除 身上的枷锁。1825年,普鲁士在全国开始了实行强制性教育制度,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的义务。1850年,普鲁士颁布“学校法草案”,对国民教育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和保障;同时法定教师享有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利与义务,学生免交学费。回报总是与投入成正比的。普及全民教育为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民素质空前提高,德意志在19世纪中后期终于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1864―1869年,在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中,德意志占了89项;到1869年,德意志取得了33项医学发明,同期的英,法两国合计只有29项;到1870年,德意志取得了136项电学,光学和热力学的重大发明,同期的英,法两国合计只有91项;在这一时期,还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学生在德意志的大学学习。历史证明了德意志的选择。1870年9月,当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一役中最终打败法国军队并生俘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时,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曾意味深长地说:“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毛奇讲这番话时,普鲁士的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已经十年以上。20世纪90年 代初,时任德国总理科尔仍然这样说:“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的尊重,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在这里,科尔不 只肯定了德国教育的成功,而且还道出了大学教育在德国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在德国,大学教育是培养德意志新人的基地,是现代科学家的摇篮,是社会思想 的发动机,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德意志的教育传统的。 再看一看美国:美国是建校先于建国,从殖民时代起,每拓荒一个地区先办教堂和学校。自1776年独立后,教育思想经历了19世纪的欧洲教育思想与本土教育思想并存阶段――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的教育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本主义的教育阶段,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当代的美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政府每年将占GDP6%左右的资金投入教育,使得美国早就在全社会普及了教育,5--20岁的青少年在校人数,在1970年时就达到了90%以上。美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即达到成熟的大众化阶段,18―21岁适龄青年的入学率高达82%以上,常年有超过1600万以上的人在40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中学习。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基本满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社会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美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成就。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研究型大学中,美国即占17席。至2004年,在诺贝尔奖诞生以来共产生的672名得主中,美国人就有284名,占获奖总人数的42%。2006年,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生理学--医学奖3大奖项全部被美国科学家包揽,又重现了1983年时的情景。美 国的教育对全世界的吸引力是无可比拟的。数十万中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在美国的高等学府求学,世界顶尖的学者竞相申请到华盛 顿,波士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开办讲座,各国政界,工商界的领袖都以获得美国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为莫大荣誉。如此这些说 明,美国强盛的标志已不是航空母舰在四大洋游戈,高科技设施在外层空间扬威,而是超强的“人气”。中国的邻国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只有英国的1/4,美国的1/3。但到1999年时,日本的人均GDP即达到35715美元,超过美国的34047美元,为英国的1・5倍。 国土狭窄,资源贫乏的日本,为什么能在百年之间一跃而成为经济和科技强国?有西方学者认为,重视教育是日本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人自己也对其教育成就 引以为豪,认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日本经济,社会高速成长的基础。在日本,现代的政治,现代的经济是靠改革得来的,现代化的教育也同样是走的这条路。一百 多年间,日本先后进行明治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二战结束后的教育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特别是1987年 发表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最终报告》指出了教育改革的四大方向:第一,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向建立能够广泛提供学习机会的终生学习体系过度;第二, 重视个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一代日本人;第三,加强高等教育,振兴基础科学研究;第四,适应信息化时代,积极与国际接轨。经过这3次改革,日本的教育有了脱胎换骨的发展,终于实现了现代化。至今已有19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对日本教育先进性的最好证明。通过以上对三个国家教育的简要描述,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为什么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教育第一?因为经济的背后是政治,政治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教育。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并掌握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与竟争的主动权。显然,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强大,首先是他们的人文、制度与教育系统的强大,其次才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强大,也就是说是精神的强大才导致了物质的强大。我说过,根据我的“以美为本的教育理论”以及对中美教育比较后的综合感觉,我认为美国的教育系统已接近教育总规律70%左右,而中国的教育系统才接近30%左右。那么,现在的中国教育体系能否接近或超越美国的教育体系呢?我认为,只要我们综合东西方文化的优势并重建中华民族的“以美为本”的教育文明,努力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就完全有可能。这就要求中国要实施“教育第一”的国家发展战略。这里,教育第一最重要是两个方面:教育经费第一与教育思想第一。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办好,主要有六个方面: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二要有个人主义的教育文化与“美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及美学导向的“课程、教材、教法”体系,三要有多元的办学机制与灵活多样的管理制度和考试方法,四要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课程计划,五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实现,六要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可供学生们自由选择。以下,就对这些方面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号称“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孩子们7岁入学,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芬兰的教育有明确答案:一,让孩子成为可以独立生存的人;二,为每个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芬兰学生花在课本学习上的时间只相当于中国学生的一半,大量的时间花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去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而兴趣爱好与特长是产生丰富个性与创造性的源泉。芬兰政府将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近8%投入教育,要求教师均取得硕士以上学位,不仅学费、书杂费全免,就连孩子们吃的午餐也由政府买单。芬兰人全心全意孕育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下面是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与金砖四国教育投入情况比较表,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主要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慨况。

数据来源: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竞争力报告》,数据以2006年为主。(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从2012年开始,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了2.2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已经实现。我希望中国的教育经费在理想的情况下占GDP比例应由目前的4%逐渐提高到5%――6%左右,教师的工资水平由目前的与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同步,提高到高于国家平均收入的1.5―2倍 左右,用较高的工资吸引社会精英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要让教师们过上体面与有尊严的生活,使社会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从而对教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幼 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全部要本科学士学位以上,中学教师全部要硕士学位以上,大学教师全部要博士学位以上。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要有个人主义的教育文化与“美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及美学导向的“课程、教材、教法”体系 教 育经费第一还要与教育思想第一相配合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就目前中国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而言,其课程・教材・教法可能是全世界最落后的教育体系之 一。这样的教育思想主导的教育体系,无论投资多少钱,其效果是很差的,主要是数量的增加而质量不会有多少提高,整个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高 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教育在重复制造着无精神的形式,全部大学还处于“高等技工学校”的水平。在我看来,中国人要走出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怪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温腾水民族”才能真正活出人的“气象”。要不顾一切地倡导唯心主义与个人主义,要把个人主义的儒家心学、道家哲学和禅宗美学与西方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东方文化将吞并西方文化,创造出人类的一种新文明,天人合一的精神将拯救全世界。我生活在旧金山以南50多英里的美国高科技的心脏“硅谷”地区,这里有十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全世界电子科技的著名公司的总部主要集中在这里,比如,斯坦福大学、谷歌公司、雅虎公司、苹果公司、脸书公司、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思科公司、甲骨文公司等。这里的基本情况是,公司里的CEO群 体与市场营销部门以及最顶级的设计师大多数是白人或犹太人,中间层的技术经理许多是印度人,中国人主要是第一线从事生产的电子工程师。坦白地承认,华人的 素质属于中等,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主要在生产的第一线闷头闷脑地干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人很难在各行各业突颖而出成为领导者?成为最顶级的发明家与设 计师?成为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精英呢?大陆的人不行,因为社会制度落后,政治代替人文,过早分科,学理工科的不懂文科与学文科的不懂理工科,教育的内容以 “知识训练为中心”苍白无力,个人的潜能达不到有效开发,那么台湾人呢?他们也是自由竟争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有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华人多数也是“温腾水个性”也不行,又怎么解释呢?据我观察,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上都缺一种超越功利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缺一种人文修养和一种“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缺少一种我行我素的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这实际上是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长久以来不重视体育与美育造成的。中国大陆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从苏联教育那里学来的;台湾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从民国教育那里继承下来的;都把“道德”作为教育的中心,都倡导“以德治国”, 这就是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病根。在我看来,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都属于“反个性”的整体压倒个体的文化,都是崇尚官本位的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是一致 的,重视国家价值轻视个人价值,重视群体轻视个体,重视共性轻视个性、重视集团意识轻视自我意识,甚至千方百计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儒家文化以等级制与家长 制消灭人的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唯物主义与公有制消灭人的自我意识,在这样“大一统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社会里生活,个体是被动的、渺小的、被捆 绑的、人格是萎缩的,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